便携式数据采集装置

2019-08-01 16:33发布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数据采集技术已经渗透到雷达、通信、水声、遥感、地质勘探、振动工程、语音处理、智能仪器、工业自动控制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等众多领域。本设计借助于嵌入式系统设计技术和微处理器技术来实现的低功耗、大容量存储的便携式数据采集装置。该装置具有如下特点:多通道数据采集(包括8路模拟量采集通道)、16路开关量采集通道、海量数据实时显示存储、集成度高、携带方便。
  嵌入式平台的构建
  20世纪90年代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在嵌入式系统中确立了主导地位。典型产品如VxWorks、PSOS、VRTX、Nucleus、Lynx、WindowsCE、RTLinux、μC/OS-II等等。
  μC/OS-II嵌入式操作系统简介
  μC/OS-II的特点如下:公开源代码,代码结构清晰、明了,注释详尽,组织有条理,可移植性好,可裁剪,可固化。内核属于抢占式,最多可以管理60个任务。是一个经实践证明好用且稳定可靠的内核,被成功地移植到了许多不同架构的处理器上。目前国内对μC/OS-II的研究和应用都很多。
  MSP430系列单片机介绍
  MSP430系列单片机是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I)近几年开发的新一代16位单片机,MSP430F169是其中一款,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RISC结构,125ns的指令周期,丰富的片内外设,内部具有2kB的RAM和60kB的FLASH,寻址空间达64k。
  本设计中所用到的嵌入式处理器是TI公司的MSP430F169;操作系统是μC/OS-II。
  μC/OS-II在MSP430F169上的移植
  移植,指的是一个操作系统可以在某个微处理器或者微控制器上运行。虽然μC/OS-II大部分源代码是用C语言写成的,但是仍然需要用汇编语言完成与处理器相关代码的编写。要使μC/OS-II能正常移植到处理器,处理器必须满足以下要求:①处理器的C编译器能产生可重入代码;②能用C语言打开或关闭中断;③处理器支持中断,并且能够产生定时中断;④处理器能支持一定数量的数据存储硬件堆栈;⑤处理器有将堆栈指针和其他CPU寄存器存储和读出到堆栈(或者内存)的指令。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3条回答
i1mcu
2019-08-01 21:38
  电源设计

  电源模块是数据采集系统硬件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输出质量高、稳压效果好、高效率和微功耗、可靠性强、微型化等是其设计原则。

  数据存储电路

  完成采集数据及时可靠的存储保护是本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设计选用南京沁恒有限公司的纯粹USB接口CH375,它的主要特点是价格便宜、接口方便、可靠性高,尤其适用于产品的改型设计。

  软件设计

  主程序设计

  主程序负责系统的初始化及任务的创建。基本流程如图2所示。主控单元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键盘扫描任务,液晶显示任务,数据存储任务、UART通信任务等。主要介绍数据存储任务和UART通信任务。

  数据存储任务

  采集数据及时可靠的存储保护是本采集装置的一项重要任务,U盘的读写方式下,仅仅是将U盘当作可移动的存储器,所以读写方法与读写闪存差不多,操作简单,速度快,只要几十条语句就可以读写数据。但计算机不能直接读取写入的数据。

  Voidx Write CH375 Cmd(UINT8mCmd)/*向CH375写命令*/

  {

  P2DIR|=0x0F;/*设置P2口A0,CS,WR,RD为输出控制信号*/

  P4OUT=mCmd;/*向CH375的并口输出数据*/

  }

  Void xReadCH375 Data(void) */从CH375读数据*/

  {

  UINT8mData;

  P4DIR=0;/*读操作所以数据输入*/

  mData=P4IN;/*从CH375的并口输入数据*/

  P2OUT|=0x07;

       /*输出无效的控制信号,完成操作CH375芯片,A0(P2.3)=0;CS(P2.2)=1;WR=(P2.1)=1;RD(P2.0)=1;*/

  return(mData);

  }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