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引言
OQPSK调制技术是继OPSK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恒包络数字调制技术,由于具有较高的频带利用率和在频带受限的系统中抗干扰性能强,被广泛地应用于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领域。传统的OQPSK调制器都是由硬件电路来完成,存在电路复杂、体积大和功耗高等缺点。随着高速DSP处理器的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SP处理器的数字OQPSK调制器实现方案,让OQPSK调制器的大部分功能由DSP处理器执行相应的算法实现,此方案省去了大量的硬件电路,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稳定可靠等优点。
1 OQPSK调制原理简介
QPSK调制由于同相支路I和正交支路Q的两个比特ab可能同时发生变化,因而存在180°的相位突变,这在频带受限的系统中会引起信号包络的很大起伏,造成邻道干扰。OQPSK调制对此作了改进,它将Q支路的符号在时间上错开Tb,这样上下两个支路的相邻码元不可能同时变化,使得相邻码元相位差最大缩小至90°,从而减小了信号包络的起伏。OQPSK调制的原理如图1所示。

设输入的数据为{Uk},则OQPSK已调波可以表示成:

式中g(t)为基带脉冲波形,为消除码间串扰且误码率最小,g(t)的波形应要求是平方根升余弦函数。为了简单起见,本文中设g(t)为矩形脉冲波形。
主程序中首先对TLC32044芯片初始化(过程请查阅相应的PDF资料),然后调用执行OQPSK调制子程序。下面介绍本文设计的在DSP处理器上实现OQPSK调制的方法。
3.1 基于DSP的OQPSK调制算法
设信息流为…bkakbk-1ak-1,并假定已经保存在DSP的数据存储空间中(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单片机通过HPI接口向DSP写入要发送的信息流),其中bkakbk-1ak-1可以看成是一个字(16位)的最低4位。将输入的信息流串并转换成双比特码元,可以对信息码字每次右移动2位实现。Q支路延迟和I支路的对应关系可以采用测试ak、bk-1和bk这三位码元来完成,若测试位为O,则对正弦或余弦值取负以完成单/双极性变换的功能。因此,可以画出基于DSP的OQPSK调制算法流程,如图3所示。图3中已经假设I支路一个码元包含2个周期的余弦波,一个周期的余弦波采样32个点,变量Count用于控制信息流的长度,OQPSK_Buf缓冲区用于保存调制完成的采样点数据。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