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时不准,请大家来帮忙啊!!!~~~ 我头大了好久了,谢谢先!!

2020-02-04 09:19发布

我用STC89C52RC做的一个测温湿度的节点,测试发现定时不准,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想问下面3个问题:
【1】我的程序和实现是否有问题?
【2】这个误差是否会与环境温度有关系? (节点测得的温度就是它的工作的环境温度,传感器和单片机、晶振都在一起。)
【3】除了上面2点,可能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还有什么?

我是这样实现的:
【1】用Timer0,计时50ms,晶振11.0592MHz


【2】在Timer0的中断程序里面,计数每20个50ms就是1秒,然后每到一定时间(比如5分钟)就将 sendDataFlag置1一次,


【3】main函数里面是while的死循环,如果sendDataFlag为1,就向上位机发送一次温湿度值,并把sendDataFlag置0。


下面上位机收到的结果,


我们可以看到有段时间7:29至8:19这段时间定时比较准,每5分钟一次
但是6:43至7点23这段时间定时就非常不准。

在我以往的试验中,也有这样不准的情况出现,每5分钟就会有1秒左右的误差。下面是昨晚试验的数据:



请大家指点一下,我迷惑了很久了。谢谢先!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54条回答
haozi007
2020-02-08 05:38
若定时器工作在方式2,则可实现极短时间的精确延时;如使用其他定时方式,则要考虑重装定时初值的时间(重装定时器初值占用2个机器周期)。
  在实际应用中,定时常采用中断方式,如进行适当的循环可实现几秒甚至更长时间的延时。使用定时器/计数器延时从程序的执行效率和稳定性两方面考虑都是最佳的方案。但应该注意,C51编写的中断服务程序编译后会自动加上PUSH ACC、PUSH PSW、POP PSW和POP ACC语句,执行时占用了4个机器周期;如程序中还有计数值加1语句,则又会占用1个机器周期。这些语句所消耗的时间在计算定时初值时要考虑进去,从初值中减去以达到最小误差的目的。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