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LMS8962的板子跟PC连接,TCP协议,无操作系统。PC端程序是VC写的,测试都正常。
功能:板子向PC发送3个 unsigned int,PC向板子发送1个unsigned int
现象:单独写了板子向PC发送程序:板子正常发送,PC端正常接收到。
单独写了板子接收PC发送字符的程序:板子正常接收,PC端正常发送。
问题:两个程序的功能合在一起后,必须板子先启动,然后运行PC程序,板子才能接收到数据。但板子始终无法发送数据,连自定义的发送回调函数都进不去。
下面是初始化代码。各位给指点下,这么写有问题没?
#define TCP_PORT_PMSM60 4000 // TCP port : 4000
void tcpclient_init()
{
struct tcp_pcb *pcb;
UARTprintf("tcpclient_init
");
IP4_ADDR(&ipaddr, 119,78,208,24); //Server PC IP address
pcb = tcp_new();
tcp_bind(pcb, IP_ADDR_ANY, TCP_PORT_PMSM60);
pcb = tcp_listen(pcb);
tcp_accept(pcb, tcp_acceptset);
tcp_connect(pcb, &ipaddr, TCP_PORT_PMSM60, tcp_connected);
}
向看帖的筒子致敬!!!!!
此帖出自
小平头技术问答
是想让板子做客户端。
板子发送是参考周立功“LwIP的RAW API接口及编程指南”的例子。
板子接收是参考斑竹帖子“以太网学习的一点心得”和TI的httpd的HTTP接收代码。
单独调试基本上都可以了,放在一起就不行。
回o0pingu0o
考虑到以后要用到长时间连接和数据刷新,选择了TCP。也正好PC上有个VC的TCP例子,呵呵!
周立功的代码我只有上面那个,其他哪里能找到?
回 Study_Stellaris:
pcb = tcp_listen(pcb);
tcp_accept(pcb, tcp_acceptset);
这两句是为了接收。如果板子做Client,接收数据的初始化代码该怎么写呢?
我理解tcp_listen(pcb)是把pcb放到监听队列里。
tcp_accept(pcb, tcp_acceptset)是为了在tcp_input()里调用“tcp_acceptset”这个回调函数。
至于这两句间的关系,从代码上没看懂。
发送和接收在一起的初始化流程该怎么写呢?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