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最有吸引力的毫米波应用主要在E频段与V频段。E频段对应于60GHz~90GHz的频率范围,在此频段上由于大气衰减的影响只能采取视线传输(LOS)方式。
实际上,很多大气中的分子,例如氧气、水蒸气或氮气,可以在这个频段内的特定波长上吸收能量。然而,在实践中,这些频率范围上足够多的可用频谱资源还是驱使着产业来将未来的技术应用到这些频率范围上来。与此类似,V频段对应于40GHz~75GHz,被广泛用于卫星
通信。
在这些频段上有3个正在被开发的关键应用,它们是:移动回传、汽车雷达、Wi-Gig(802.11ad),那么带外部混频器的频谱分析仪,能否满足未来毫米波应用场景测试需求?
然而,从这些系统存在着2个主要的问题。首先,被用来影响本振信号的多重谐波随着频率的增加而按比例引入损耗。因此,该解决方案的动态范围变得非常差。其次,镜像反应的影响在此很重要,原因是在过程中多个频率成分会不被欢迎地混合进来。在测量结果上影响最大的镜像反应是会显示在中频(IF)的2倍偏移位置。作为一个例子,如果1台频谱分析仪加上1台设计工作在1.58 GHz中频频率的谐波混频器对来自于FMCW雷达的4GHz带宽信号进行测量,一些重要的测试项目,如频率误差、占用带宽或发射功率将不能被测量,因为会有一个与实际雷达信号重叠的镜像响应。在某些情况下,这个问题可能通过镜像抑制方法来解决。然而,这种解决方法在FMCW调频连续波调制的情况下是无效的,因为发射频率是不断变化的。
典型下变频配置
克服基于谐波混频器的解决方案的镜像响应的典型的方法是使用一个经典的下变频设置连接到频谱分析仪。一方面,由于基本混频器使用的配置,不使用谐波来影响本振信号,一个理想的中频频率可以根据待测试的信号的频率和带宽来设计。基本上,一个连续波信号发生器结合一个乘法器将向下变频信号提供需要的本振信号。
另一方面,一个系统需要由例如混频器、本地信号源、乘法器、滤波器和增益放大器等多个部件来组建。显而易见地,因为上述设备在使用时都需要配置、校准和维护,可以明白下变频配置会是很耗费时间。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