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边拉琴,一边哭’,看什么是真正的兴趣

2019-04-13 12:26发布

记得填报志愿时,自己不知道对啥感兴趣(现在依然不知道)。那时特别简单,自己喜欢折腾家里的旧电器,就自以为对电子专业非常感兴趣。被模电数电(电子方向的专业必修课)折腾一番后,自己确信一点也不喜欢电子,专业课极其无聊,毫无兴趣可言。 记得在大一,身边很多同学在学习乐器,自己也赶个时髦,觉得对吉他有兴趣,就下决心学习。后来想想之所以选择吉他是因为当时觉得会弹吉他的男孩子特帅。结果学了不久,难以忍受枯燥乏味的重复练习,断定自己对吉他不敢兴趣,就放弃了。 现在回想起,刚进入大学那会,自己是多么的幼稚。喜欢折腾家里的旧电器,顶多算是新奇——想看看电器内部的构造。至于内部的工作原理,很少去花时间去探索。选择学吉他,也顶多算是新奇。 多年以后,在电视上我看到一位篮球运动员练习投篮动作,不停地重复成百上千次,极其的枯燥乏味;一个足球运动员练习定点射门动作,也是不停地重复成百上千次,极其枯燥乏味,渐渐意识到专业训练本来就是逆人性的,重复的,让人觉得枯燥乏味,其它专业训练何尝不是。 后来我遇到一位非常喜欢拉小提琴的工程师,聊到刚开始学习小提琴的感受。他说,刚开始觉得拉小提琴挺好玩的,可新奇感一过就不想学了,后来被妈妈逼着学,一边拉一边哭,哭着哭着,习惯了就好了。这样的场景不自觉地联想到自己小时候,在家里学习,一边做作业,一边哭,还一边喊着不想读书的样子。 当那种因为初次接触而产生的新奇感消散后,人就会感到无聊了,真正的兴趣应该源自于这种 ‘一边哭一边干’ 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