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规标准确定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2019-04-13 12:55发布

    在布局PCB时遇到了强弱电的距离问题,搜索后简单总结下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概念,梳理一下我们平时的项目中可能用得到的安规标准。     简单地讲,爬电距离是: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的现象。此带电区的半径,即为爬电距离。电气间隙是指: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即在保证电气性能稳定和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空气能实现绝缘的最短距离。      在布局大功率继电器PCB的时候,需要将强电AC220V和弱电DC24V(及以下)保持在符合安全标准的距离范围内,才能保障用户安全和电气性能的稳定。     过电压:是指工频下交流电压均方根值升高,超过额定值的10%,并且持续时间大于1分钟的长时间电压变动现象;过电压的出现通常是负荷投切的瞬间的结果。正常使用时在感性或容性负载接通或断开情况下发生。通俗的说,是电力系统在特定条件下所出现的超过工作电压的异常电压升高。过电压属于电力系统中的一种电磁扰动现象。

                          IEC60335-1:2001 表16-最小电气间隙

       确定安全电气间隙的基本步骤:     1.根据实际的额定电压查表15,比如220V,过电压类别II的情况下额定冲击电压2500V,这个过电压的等级划分有标准的,Ⅱ类指的是:如家用电器、手提工具和类似负荷;     2.查表16得出基本绝缘在额定冲击电压2500V情况下最小电气间隙为2.0mm;     所以在我们平时接触到的220V家用电器的范畴里,电气间隙至少应保持在2mm以上,注意:电气间隙指的是空气距离。     爬电距离的确定步骤就稍微繁琐一些了:     1.确定被考核部位的工作电压;     2.确定被考核部位的材料组别(CTI指数);     3.确定被考核部位的污染等级;     4.按不同的绝缘,在相应的表中查在该工作电压、材料组别和污染等级下的爬电距离要求。     在基本绝缘的条件下:我们使用的FR4的CTI值一般低于250V。也就是属于材料组别中的IIIa和IIIb。对应的是表格中3级污染情况下的4.0mm,即:我们平时接触到的220V家用电,即强电,应该与PCB板子上的弱电保持4mm以上的安全距离。     另外,强弱电之间的开槽是可以增加爬电距离的。比如,如果强弱电之间的板上间距只能保持在3mm,那在其中间开个槽就能够符合安全标准了,注意:捷配PCB开槽的线宽应在0.8mm及以上。至于开槽与爬电距离的详细对应关系,网上众说纷纭,暂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