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焦李成教授解读《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
2019-04-13 15:42发布
生成海报
来源:砍柴网不久之前,教育部公布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产学研等方面有哪些亮点?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建设前景如何?针对公众关注的问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IEEE Fellow、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焦李成接受了采访。
解读计划亮点
在西电焦李成教授看来,“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是计划中关于人才培养的最大亮点。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要加强人才培养与创新研究基地的融合,进一步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以多种形式培养多层次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到2020年,高校或其他研究机构要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
“加强重点领域应用”是计划在产学研方面的又一亮点。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支持高校在智能教育、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城市、智能农业、智能金融、智能司法和国防安全等领域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示范,使人工智能真正能够服务民众、造福人类。对于高校而言,按照计划加强相关重点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示范是产学研方面工作的重中之重。
计划提出,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焦李成教授认为计划提出探索“人工智能+X”人才培养模式十分具有全局性、前瞻性。
在焦李成教授看来,人工智能是实现科研创新和引领超越的基础,是普适性技术,在各个学科中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典型的“新工科”、典型的交叉学科。新工科建设和发展以新经济、新产业为背景,需要树立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工程教育“新理念”,构建新兴工科和传统工科相结合的学科专业“新结构”,探索实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教育“新质量”,建立完善中国特 {MOD}工程教育的“新体系”。
目前,各高校在发展人工智能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的探索过程中存在复合型人才不足的问题,交叉培养的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建设,促进学科交叉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为了打破学科交叉融合的壁垒,焦李成教授希望有更多相关政策出台以鼓励高校建立交叉研究中心,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创造培养“人工智能+X”人才的良好环境。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任重道远
根据高盛《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分布》报告统计,2017年全球新兴人工智能项目中,中国占据51%,但全球人工智能人才储备方面,中国却只有5%左右;另外,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也期待重大突破。可以说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储备,尤其是高端人才储备仍然存在很大缺口,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培养落后于社会和产业需求,“量”和“质”都有待提升,因而焦李成教授认为高校人工智能教育一定要做到专业化、规范化和规模化。
人工智能领域至今未建立一级学科,焦李成教授是倡导加快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建设的专家之一,他介绍,2003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北京大学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2004年批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2008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还被批准成为国家级特 {MOD}专业。
目前,全国已有逾50所高校开设智能专业,智能专业通过13年的积累,已成为154个本科特设专业之一,亟待进一步汇聚、规范和提升。人工智能领域没有设置一级学科的情况下,智能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仍在其他多个一级学科中开展,存在高开低走、碎片化、低水平重复的问题,严重阻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与人才培养。
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建设,焦李成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是人类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多学科交叉渗透和国家战略需求对智能学科发展起了助推作用,人工智能学科覆盖面广,包容性强,应用前景广阔,是一门交叉学科,其以脑认知为基础,以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与理解、知识工程为核心,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的应用为外围,形成一个独立学科体系。
焦李成教授认为设立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十分必要,他说:“创新驱动,智能担当,国家战略的实现急需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来支撑,智能学科具有引领性、独立性和普遍性,其一级学科的设立,有利于有针对性的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满足社会对智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促进工、理、医学等学科发展达到新高度。”
学术界与工业界都认识到了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的紧迫性,近几年,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学校大幅度增长,有观点认为,高校应理智开设人工智能专业,不能一拥而上,焦李成教授也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首先,近年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学校大幅增加,一方面说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输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另一方面也说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良莠不齐,亟需规范引导。
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开设一是要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进行精准布点,二是要以培养系统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具有现代创新意识和素质的智能人才为目标。”
西电经验
西电(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最早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的高校之一,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焦李成教授详细介绍了西电人工智能学院的课程体系及在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培养上积累的经验。
西电是第一个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的部属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已有三十余年,既有科研基础又有育人基础。自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之初,西电就致力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传播和发展,焦李成教授及其团队撰写了多本智能技术系列专著与教材,被国内三百余所高校选为本科生与研究生教材及参考书,先后取得了多项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近5年3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成功研制多项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产品和系统、实现了国内多个“第一”,建立了10余个国家级和省部级人工智能研究平台及创新团队,为人工智能学院成立打下了扎实的科研基础。
另一方面,西电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于2004年获批,2005年开始招生,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特 {MOD}专业,成为迄今为止全国人工智能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特 {MOD}专业,确立了“国际前沿+西电特 {MOD}”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累计培养了近2000名本科生和1600余名研究生,在人工智能领域,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工业界,都有从西电毕业的杰出校友担当领军人物。据悉,人工智能学院成立半年,师资已初具规模,超过60余人,博导、硕导超过40余人,已招收研究生210余名。
人工智能学院的课程体系设置方面,焦李成教授强调课程体系要能够覆盖智能学科整个内涵,不仅包括计算机、数学、信号处理等基础课程,还包括脑认知、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与理解、知识工程、机器人与智能系统、大数据等等。目前,西电人工智能学院的本科专业主要以智能科学与技术为主,研究生学科以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系统工程、智能信息处理为主,将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
计划提出了深化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推广实施人工智能领域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建设一批集教育、培训及研究于一体的区域共享型人才培养实践平台,西电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方面亦早有布局。焦李成教授说:“人工智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是此次计划提出的一项重点建设任务,国内高校一直以来也都很重视人工智能领域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西电尤其注重产学合作、学研结合。”
截至目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建立了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3个国家级平台;设立了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和教学平台;形成了智能信息处理教育部创新团队等6个省部级创新团队;与惠普、AMD、蒜泥等企业合作建立了9大创新实验室。
焦李成教授介绍,西电人工智能学院在此基础上传承成功经验,进一步探索完善,呈现出“国际前沿+西电特 {MOD}”的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前沿+优势科学研究协同育人”和“高水平平台+高层次人才服务人才培养”三大特 {MOD},构建有西电特 {MOD}的育人体系。
其中,西电与各大企业成立的联合创新实验室从应用项目开发、应用性学术竞赛、创新项目研究三个方面引导和培养学生,让学生可以参与到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项目开发当中去,可以通过学术竞赛快速提升科研能力、加强学术交流,可以充分挖掘自己的创新能力,实践自己提出的学术性研究或应用性研究。
同时,焦李成教授提出可以学习国外高校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上值得借鉴的做法:“国外高校如CMU,MIT,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都处于人工智能研究前沿,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上有以下经验可供国内高校借鉴:一是加强数学、物理、生物等基础学科教育;二是注重人工智能与脑科学、生命科学的交叉融合;三是注重人工智能与互连网、大数据等的交叉融合;四是注重教、研、用的结合,特别是与国际人工智能领域著名公司、研究机构联合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打通“教-研-用”体系。
当然,中国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还要适合中国国情,既要面向人工智能+新工科、智能制造2025,借鉴国外高校先进的教学模式,更要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社会、经济、文化、供给侧改革的战略目标,培养国家需要的各层次复合型人才!”未来智能实验室是人工智能学家与科学院相关机构联合成立的人工智能,互联网和脑科学交叉研究机构。
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云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云脑技术和企业图谱,为提升企业,行业与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务。 如果您对实验室的研究感兴趣,欢迎加入未来智能实验室线上平台。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