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么都做了,差这一点就成了

2019-04-13 21:28发布

4340733-1ab8e38fb652befa.jpg 作者:遵雯 高考前都会有三次模拟考试,第一次模拟考试离高考不到三个月。老师们常说“你的第一次模考成绩几乎就是你的高考成绩”。于是,许多孩子和家长也几乎是在第一次模考后嘴上说着再接再厉,心里却已早早放弃。
第一次模考成绩只有289分的孩子,能奇迹般地在高考中提高两百多分,考上重点大学吗?这就是我的故事。得知一模成绩时,所有的老师都在劝我报考大专院校,纷纷给我分析历届各种前辈们的失败案例,告诉我各种不可能考上大学的理由。我带着被打击得奄奄一息的小心脏回到家里,欲哭无泪。那一次,妈妈对我没有任何责备,她坚定地告诉我“他们不了解你,不了解你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妈妈是看着你长大的,我最了解你,我觉得你行,咱们忘掉一模成绩那回事儿,我们重新订立目标,重新制定计划,你天生就与众不同,别人信不信我不管,妈妈相信你一定能行。”妈妈对我那不可思议的相信瞬间点燃了我对自己的相信!我突然看到了那个儿时每当别的小朋友都在家门口玩耍,却可以抵御诱惑独自练习小提琴两个小时的我;我看到了那个从一年级开始无论夏日酷暑还是冬寒极冻都坚持晨练的我;我看到那个垫着板凳煮面条、小手拧着大毛巾趴着擦地板就是为了妈妈下班回来让她少做点家务的5岁的我。是呀,我天生就有自尊、有毅力、有责任感。为什么我不行?凭什么就这样认输?就这样,我在脑海里提前看到了考上大学的画面,看到了老师同学们的瞠目结舌,我怀着无比相信的力量预见了自己的突破。这种相信,推动着我行动,让我拥有了新的自律。我和妈妈一起把高中三年各科书籍搬出来,将一张大大的白纸铺在地板上,开始制定最后三个月的冲刺计划。我没有跟随老师的计划去追赶每周的周考,而是跟随自己的计划。现在5点的晨起习惯也是那个时候养成的。我并不熬夜,晚上11点睡觉。只是,在5点起床后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按照当日计划行动,课间也不休息,中午同学们午休时,我就抱着书坐在楼梯间继续努力。周考成绩仍然低得可怜,可是我不舍得浪费时间自怨自艾,每次卷子发下来我便迅速查错、总结、积累在本,老师同学们的质疑我全当没看见。就这样,一直绷紧了三个月,高考,我提高了两百多分,正如妈妈相信的那样、正如我在大脑中预见的那样,我考上了211重点大学,并且是一本专业。我想说,这就是相信的力量。你有能力、有技巧、有资源,可若是忘记了“相信”,也将步伐艰难或一事无成。我感谢妈妈,那么多年,她一直是那个在我每个低谷时期仍然相信、并且是真的相信我的人。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相信更像是一种交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无比相信,孩子稍有不如家长所愿时,就收回了相信,甚至开始打击。于是,从父母的怀疑到怀疑自己—— 极低的自我评价是一个人庸庸碌碌的开始。你有没有去看这段时间在各大影院正在热播的印度纪实电影《摔跤吧,爸爸》?在印度,女孩的命运是一生下来就背负着做不完的家务,到了14岁就会像负担一样被丢到一个从未谋面的陌生男人身边为他相夫教子度过余生。然而,电影中阿米尔汗扮演的父亲顶着质疑和嘲笑将女儿们培养成为冠军摔跤手,改变了印度女孩的命运。大女儿吉塔进入印度国家体校后,教练从一开始就对自己的队员们说:“你们至少要拿块奖牌回来,哪怕是块铜牌。”低期许、错误的指导和打击性语言让吉塔从冠军沦落到在国际比赛中逢战必败。教练扔给屡屡失利的吉塔只有“你别输得太难看了”“也许有些人注定天生与金牌无缘”……这一切夺走了她的专注、摧毁了她的“相信”。父亲果断站出来,来到女儿身边,对抗愚蠢的教练。教练说:不要输的太难看。父亲说:你不会输!教练说:至少要拿块奖牌。父亲说:你注定是冠军!教练说:你已经领先了,注意防守。父亲说:忘掉领先,保持进攻!教练说:有些人,注定不是打国际比赛的料。父亲说:你输掉的,是本该你赢的比赛。教练说:现在你至少可以有一块银牌了。父亲说:赢下金牌,你将成为印度的榜样,永载史册!教练拿到一枚铜牌就很满意了,因为那是属于他的业绩。而父亲说:即便获得了银牌,人们也会很快忘记你,只有金牌,后来人才会以你为榜样。父亲告诉吉塔:“别忘了你是怎样走到今天的,你从小所接受的辛苦训练就是为了拿金牌”。他为她重新制定计划、饮食、训练方法,给予正确的指导,一步步为女儿重拾了自信。当吉塔重生为国际冠军时,记者们对她的转变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吉塔说“我的转变来源于我的父亲,因为他至始至终都相信我,他相信我就是冠军!”是什么改变了呢?是“相信”。无论在哪个领域,遇到怎样的挑战,当“心”过了的时候,事儿就能过,目标就能达成,梦想就能实现!伟大的导师对门徒充满着不可思议的相信,并将这种相信传递到他们那里;伟大的导师不仅仅教授正确的原则和策略,更重要的是,他们随时传递信念,建立他人的信心。这就是为什么——伟大的导师能够成就平凡的人,能够带领比自己更加优秀的人,能够建立卓越的队伍!你有多相信,你离梦想就有多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