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于https://blog.csdn.net/qq_27754983/article/details/75212666
1. UEFI或BIOS启动
服务器加电后,CPU 自动重置成初始状态,启动 BIOS boot program 开机程序。
2. POST自检
接着就会开始实行 POST,BIOS 或 UEFI 进行硬件检查的阶。
3. MBR引导
自检硬件没有问题时候,这里以 BIOS 为例,BIOS 将会直接去找硬盘的第一个扇区,找到前446字节,将 MBR 加载到内存中,MBR 将告诉程序下一阶段去哪里找系统 grub 引导。此阶段属于 grub 的第一阶段。grub 还有1.5阶段和2阶段。
4. grub引导
grub 第1.5和2阶段,信息默认存放在扇区中,如果使用 grub-install 生成的2阶段的文件是存放在 /boot 分区中的。
为了加载内核系统,不得不加载 /boot 分区,而加载 /boot 分区,需要有 /boot分 区的驱动,/boot 分区驱动是放在 /boot 分区中的,啊,我们好像进入了死循环了,Linux 是怎么解决的呢?就是靠放在1.5阶段中的数据,是放在第一个扇区后的后续扇区中,具体占用多少字节,不太清楚,只知道1.5阶段和2阶段总共27个扇区。
stage1.5:
mbr 之后的扇区,识别 stage2 所在的分区上的文件系统。
stage2:
开机启动的时候看到的 Grub 选项、信息,还有修改 GRUB 背景等功能都是 stage2 提供的,stage2 会去读入 /boot/grub/grub.conf 或者 menu.lst 等配置文件。
5. 读取grub.conf文件
读取 grub.conf 文件以确定内核启动的参数,准备启动内核。
6. 加载内核和initramfs模块
加载内核,核心开始解压缩,启动一些最核心的程序。
➜ ~ ll -h /boot/vmlinuz-
3.10.
0-
327.el7.x86_64
-rwxr-xr-x.
1 root root
5.0M Nov
20 2015 /boot/vmlinuz-
3.10.
0-
327.el7.x86_64
加载 initramfs 文件,在启动早期提供一个用户态环境,借助它可以完成一些内核在启动阶段不易完成的工作,例如加载第三方 driver 等。
➜ ~ ll -sh /boot/initramfs-
3.10.
0-
327.el7.x86_64.img
19M -rw-r--r--.
1 root root 19M Oct
28 2017 /boot/initramfs-
3.10.
0-
327.el7.x86_64.img
7. 启动systemd进程
1) 执行initrd.target
包括挂载 /etc/fstab 文件中的系统,此时挂载后,就可以切换到根目录了
2) 从 initramfs 根文件系统切换到磁盘根目录
3) 选定运行级别
systemd 执行默认 target 配置 centos7 表面是有“运行级别”这个概念,实际上是为了兼容以前的系统,每个所谓的“运行级别”都有对应的软连接指向,默认的启动级别时 /etc/systemd/system/default.target ,根据它的指向可以找到系统要进入哪个模式 模式:
0 ==> runlevel0.target, poweroff.target
1 ==> runlevel1.target, rescue.target
2 ==> runlevel2.target, multi-user.target
3 ==> runlevel3.target, multi-user.target
4 ==> runlevel4.target, multi-user.target
5 ==> runlevel5.target, graphical.target
6 ==> runlevel6.target, reboot.target
4) systemd 执行 sysinit.target
在 CentOS6 上是被叫做 rc.sysint 程序,初始化系统及 basic.target 准备操作系统
5) systemd 启动 multi-user.target 下的本机与服务器服务
6) systemd 执行 multi-user.target 下的 /etc/rc.d/rc.local
参考链接:
https://blog.csdn.net/qq_27754983/article/details/75212666
posted @
2019-03-08 15:38 MauriceWei 阅读(
...) 评论()
编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