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markdown_views prism-atom-one-light">
其实笔者参赛经验算不上丰富,也就是参加了4次数模比赛而已,依次是:17年美赛、17年五一省赛、17年“高教社杯”国赛、18年美赛。现在粗略地写一篇经验总结帖,记录下自己的收获。
- 关于报名。我学校的数模比赛主要是由数科院负责的,虽然欢迎其他学院的学生参赛,但是十分坑的是,除了数科院之外很多其他的学院根本没有发数模比赛的通知。大一时我专业的班级,跟数师一起上英语课,因此互相认识了。到了数模比赛时,数科院很多队伍需要找一个负责打代码的队友,当时其中一个队伍也是二缺一,于是找到了我,于是开始了我第一次的数模比赛,也就是17年的美赛。如果不是这样,其实我当时连美赛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更不要说报名组队什么的了。所以,如果想参加数模比赛的话,可以问一下数学老师,或者联系到数科院的学生。
- 关于组队。数模比赛是三人一组的团体赛,推荐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起。推荐组合为:一个擅长写作,一个擅长建模,还有一个擅长打代码。如果是参加美赛的话,负责写作的同学英语要好。分工是有的,但并不就是建模的就真的只是建模而已,打代码的也不是除了代码别的就不管了。当时我被叫去组队时,两个数师的队友说我到时只要负责打代码实现模型就行了。结果比赛的时候,基本上写作、建模、代码、翻译都参与了。我们学校是推荐,至少有一个数科院(建模),以及一个计科院(打代码)。但从我参加了4次数模比赛的经验看来,实际上并不是硬规定。18年美赛时,就有好几个获得二等奖的队伍,三人中没有一个是数科院的学生。换句话说,即使不是专门研究数学的学生,依然有获奖的希望。
- 赛前的培训。培训当然就是做真题啦,但无论指导老师还是参赛学生,除去平时的上课,其实很难找到一段连续的比较长的空余时间用于培训。我那时就是,找到近几年的真题,选一两题就行了。写下解题思路过程,大概是题目说了什么,需要你做什么,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数模的论文都是有模版的,在网上或者一些介绍数模的书上都会有详细说明,这里就不说了。接着是找出这个题目的优秀论文(美赛的O奖论文,省赛或国赛就是一等奖论文),同样分析出别人的解题步骤和思路,跟自己写的对比,看看有什么不足。数模的解题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并不代表优秀论文的方法就一定比你的方法好。很大程度上,我们是学习别人如何清晰明白地说明自己的思路。如果是美赛的话,还要学习一下别人的遣词造句。
- 关于数模需要用的工具。论文排版一般用word或者latex,取决于哪个你用起来更顺手,如果是用latex的话,一些常用的数学公式和符号的代码要准备好,避免比赛时手忙脚乱浪费时间。无论用哪个,论文的模版都要比赛前就准备好,包括页眉页脚的设置等等。打代码的话一般使用matlab,如果是线性规划的话,推荐用lingo。像这些脚本语言上手都是十分快的,可以上网找一下常用算法的代码,或者找数模的书籍来学习。数模比赛的代码量其实不大,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几十行而已。
- 比赛过程。第一天是选题和找数据;第二天是写作和建模都要开始了,持续两天;第三天里比赛还有几个小时结束时,三人轮流核对论文里有没有什么错漏的地方。第三天基本上都是要熬夜的,可以准备一些干粮。因此前两天都要休息好,不然第三天就会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