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变电磁检测原理和特点

2019-04-14 21:20发布

1)瞬变电磁法检测的原理
瞬变电磁法检测装置由两部分组成: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发射、电磁感应和接收是其工作过程的三部分。首先:在发射线圈中通以阶跃电流 1,突然关断,发射电流瞬间由1下降到零,根据电磁感应理论,因为发射线圈中电流的突然变化,会在其周围产生磁场,把因为电流的关断产生的磁场称为一次磁场,在一次磁场传播过程中,当遇到导电介质时,会在其内部激发产生感应电流,此电流又可以称作二次电流或涡流,由于随时间变化,二次电流不断的减小,因而在其周围又产生新的磁场,将此因二次电流变化产生的磁场称为二次磁场。二次电流减小的原因是:在导电介质内,存在感应电流的热损耗,二次磁场随时间的增长按指数规律衰减,将此磁场称为瞬变磁场,导电介质内的感应电流是二次磁场的主要来源,因此要对地下导电介质的相关物理参数进行解释,
就要通过接收线圈对二次磁场进行观测,并对观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因为二次磁场包含着与介质有关的电磁信息。 2)瞬变电磁法检测的特点
瞬变电磁法有两大特点:时间上的可分性和空间上的可分性。存在时间上的可分性是由于在观测过程中不存在一次场的干扰,因为观测在是在脉冲间歇中进行的,且解释关断后期的数据;存在空间上的可分性是由于脉冲是由多频率合成的,不同成分的主要频率可以观测到不同延时,在套管检测深度过程中,相时间的场传播速度不同,检测深度不同。在频率域电磁法中也存在空间上的可分性,但是在技术上很难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