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口模拟UART串口

2019-04-15 12:37发布

     由于博主近期参与了合泰芯片的项目开发,所以此次就用合泰单片机来测试(具体型号为HT66F70A),IDE为HT-IDE3000(合泰官方)。      首先需要了解两个概念:      1.帧      是串行通讯的数据单元,其中各位的意义如下:起始位:先发出一个逻辑”0”的信号,表示传输数据的开始数据位:紧接着起始位之后,数据位的个数可以是4、5、6、7、8等,(通常使用8位)构成一个字符,通常采用ASCII码,从最低位开始传送,通过时钟定位奇偶校验位:数据位加上这一位后,使得“1”的位数应为偶数(偶校验)或奇数(奇校验),以此来校验资料传送的正确性。停止位:它是一个字符数据的结束标志。可以是1位、1.5位、2位的高电平。 由于数据是在传输线上定时的,并且每一个设备有其自己的时钟,很可能在通信中两台设备间出现了小小的不同步。因此停止位不仅仅是表示传输的结束,并且提供计算机校正时钟同步的机会。适用于停止位的位数越多,不同时钟同步的容忍程度越大,但是数据传输率同时也越慢。
2.波特率是衡量数据传输速率的指标,表示每秒钟传送的符号数(symbol),单位为bit/s。博主使用的单片机为8Mhz的时钟,故定时器装载值=(时钟x定时时间)≈833(十进制)=341(十六进制),对相应寄存器赋值时_tm0al=0x41;(低八位赋值),_tm0ah =0x03;(高二位赋值);
     总结:使用的波特率为9600bps,传输1bit的时间约等于0.104ms。               数据由1bit起始位+8bit数据位+1bit停止位共10bit的数据帧组成,起始位为低电平,停止位为高电平。               IO口默认拉高,数据传输由低位到高位。               当我们搞清楚原理之后,写代码什么的自然也就不在话下。实验中只需要配置好定时器0.104ms产生一次中断以保证每位之间的时间间隔即可。/*********************合泰单片机IO口模拟UART串口通讯实验**********************/UART源文件#include "UART.h" #include "HT66F70A.h" #include "TM.h" #include "String.h" //全局变量区 volatile unsigned int flag = 0; char buff[num]; char Buff[3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