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找工作的时候并没有抱有太大的希望,因为在新的环境,自己的经历基本上等同于“一穷二白”,可是老天还是很照顾我的,不仅让我很快找到了工作,而且是嵌入式Linux的工作--我为自己定下的职业方向。
这个公司很著名,很多人仅仅为了它的名气都愿意跳槽,这当然也让我自己很兴奋和自豪。缺点是职位并不高,心里不是很平衡,但是入职后就拿到了“著名”的IBM T60让自己感觉好了不少。当时IT的同事甚至很羡慕地告诉我,这是这里配置最好的机器了。IBM笔记本真的不是浪得虚名,各个方面没什么可以挑剔的,到现在我还是会告诉别人:买最好的笔记本当然是Lenovo的T系列了(当然要是追求时尚和“身份的象征”,还是Apple的 :-))!
大公司的坏处是工作往往只局限很小的一个模块,我见过有人只负责一、两千行的模块,如果自己不督促自己去学习和更新,很容易落伍。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也“顺其自然”的满足现状,下班之后就想着去哪里玩。渐渐的,对工作开始不满起来,因为做的东西很简单,如果只是修修补补实在是很无聊,但是加入新的理念重新设计,老板们都会畏手畏脚,生怕自己担风险。对我来说,只有把精力投入工作之外的学习和研究才能平衡自己的心态。幸好以Linux为首的开源软件给了我很大的上升空间,同时有没什么门槛--既不用花钱买软件,也不用四处找盗版,需要的只是自己的时间和智力。
首先要做的是在机器上装个Linux,而虚拟机真是一个好工具,特别是VMware Server 1.0 在恰当的时候免费了:-)。虽然Linux跑在WindowsXP下没有宣称的“near native”的速度,但在Pentium-M 2GHz,2GB RAM下已经足够了。不久以后,偶然发现了完全开源的VirtualBox之后,VMware Server就被我“无情”的抛弃了,因为速度上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同时被抛弃的还有用了超过五年的RedHat/Fedora,取而代之的是Kubuntu。
由于Redhat在Linux商业化的统治地位,让很多初学者很快的“熟悉”它,也让专业的开发者不会轻易离开它,但是在RedHat放弃桌面Linux的开发,而只是对基于社区的Fedora提供支持之后,桌面Linux就好像缺了一个标志性的发布版似的,大家只是随着惯性继续用着Fedora,然而早期Fedora更像RedHat的试验田,虽然软件包很新,稳定性却很差,bug很多。Ubuntu于是在一个恰当的时候出现了,而且迅速被大家接受,很多时候成为Linux桌面的代表。不了解Ubuntu历史的人很可能并没有注意到
它还和一个不太光彩的小故事有关:distrowatch.com是最主要的介绍各种Linux发布版的网站,它同时还提供基于点击率的发布版排名,在2005年之前,Ubuntu只是其中默默无闻的一个,但是那是在短短的几周之内,Ubuntu就跃升为第一位的发布版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为此网站的管理员还发了一个声明,大意是说排名的提高是由于短时间内大量来自同一个IP地址的点击导致的,但是Ubuntu是一个很好的发布版,没有证据说明这和Ubuntu社区有关系。说实在的,我也是由此知道了Ubuntu(毕竟以前不是在Debian社区混的:-)),当时对这种行为很不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Ubuntu牢牢占据了第一的位置说明了大家对它的接受,毕竟在开源的社区靠投机取巧和欺骗是不能长久的。
对开发者而言,桌面Linux只是嵌入式Linux的开发平台,但是它确是接触Linux的最前沿,许多人都是通过它对Linux有了感性的认识,由于早期Linux社区并不重视图形界面和用户易用性的开发,“必须使用命令行“成了桌面Linux的诟病之一,即使在命令行界面早已不是桌面Linux的象征很多年之后,它还是常常被用来攻击Linux和散布FUD(fear,uncertain,doubt)。但在嵌入式Linux的世界,有限的系统资源和用户接口外设使得命令行成为不可或缺的界面,就像VxWorks或者Nucleus甚至连命令行都没有一样。我学习的重心是在嵌入式Linux,笔记本就不够方便,因为它有限的外部接口,于是我就设法申请了一台台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