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学习笔记

2019-07-13 07:10发布

《嵌入式linux应用程序开发完全手册》学习笔记...
觉得还是先了解相关的原理后在深入了解代码比较好哈... UART原理: 通用异步收发器简称UART,它用来传输串行数据。发送数据时,CPU将并行数据写入UART,UART按照一定的格式在一根电线上串行发出;接收数据时,UART检测另一根电线上的信号,将串行数据放在缓冲区中,CPU即可通过UART获得这些数据。UART以全双工方式传输数据,最简单的连接方式只有三根线:TxD用于发送数据,RxD用于接收数据,Gnd用于给双方提供参考电平。
UART使用标准的TTL/CMOS逻辑电平来表示数据,高电平表示1,低电平表示0.为了增强数据的抗干扰能力,提高传输长度,通常将TTL/CMOS逻辑电平转换为RS-232逻辑电平,3~12v表示0,-3~-12V表示1. TxD、RxD数据线以“位”为最小的数据传输单位。帧由具有完整意义的、不可分割的若干位组成,它包含开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发送数据之前UART之间需要约定好数据的传输速率(即每位所占据的时间,其倒数称为波特率)、数据的传输格式(即有多少个数据位、是否使用校验位、是奇校验还是偶校验、有多少个停止位)。 数据传输流程: 1)通常情况下数据线处于“空闲”状态(1状态)。 2)当要发送数据时,UART改变TxD数据线的状态(变为0状态)并维持一位的时间,这样接收方检测到开始位后,再等待1.5位的时间就开始一位一位检测数据线的状态得到所传输的数据。 3)UART一帧中可以有5、6、7或8位的数据,发送方一位一位的改变数据线的状态将它们发送出去,首先发送最低位。 4)如果使用校验功能,UART在发送完数据位后还要发送一个校验位。奇校验和偶校验--------数据位连同检验位中“1”的数据等于奇数或偶数。 5)最后发送停止位,数据线恢复到“空闲”状态(1状态)。停止位的长度有三种:1位,1.5位,2位。

上面介绍了数据在线路当中的传输过程,那么UART的特性是怎么样的呢? S3C2440有三个独立的通道,每个通道都可以工作于中断模式或者DMA模式。UART由波特率发生器、发送器、接收器和控制器组成。
S3C2440 UART的每个通道都有64个字节的发送FIFO和64字节的接收FIFO。发送数据时,CPU先将数据写入发送FIFO中,然后UART会自动将FIFO的数据复制到“发送移位寄存器(Transmit Shifter)”中,发送移位寄存器将数据一位一位地发送到TxDn数据线上(根据设定的格式,插入开始位,校验位和停止位)。接收数据时,“接收移位器(Receive Shifter)”将RxDn数据线上的数据一位一位接收进来,然后复制到接收FIFO找那个,CPU即可从中读取数据。 S3C2440 UART的使用 在使用UART之前需要设置波特率、传输格式(数据位、校验位、停止位、是否使用流量控制);对于S3C2440还要选择所涉及管脚为UART功能、选择UART通道的工作模式为中断模式或DMA模式。设置好后往某个寄存器写入数据即可发送,读取某个寄存器即可接收数据。可以通过查询状态寄存器或设置中断来获知数据是否已经发送完毕、是否已经接收到数据。 下面来看具体的实现: Makefile文件 objs := head.o init.o serial.o main.o uart.bin: $(objs) arm-linux-ld -Tuart.lds -o uart_elf $^ arm-linux-objcopy -O binary -S uart_elf $@ arm-linux-objdump -D -m arm uart_elf > uart.dis %.o:%.c arm-linux-gcc -Wall -O2 -c -o $@ $< %.o:%.S arm-linux-gcc -Wall -O2 -c -o $@ $< clean: rm -f uart.bin uart_elf uart.dis *.o 主要有head.S,init.c,serial.c,main.c四个文件以及牵涉到的头文件。 head.S文件 @****************************************************************************** @ File:head.S @ 功能:设置SDRAM,将程序复制到SDRAM,然后跳到SDRAM继续执行 @****************************************************************************** .extern main .text .global _start _start: Reset: ldr sp, =4096 @ 设置栈指针,以下都是C函数,调用前需要设好栈 bl disable_watch_dog @ 关闭WATCHDOG,否则CPU会不断重启 bl clock_init @ 设置MPLL,改变FCLK、HCLK、PCLK bl memsetup @ 设置存储控制器以使用SDRAM bl copy_steppingstone_to_sdram @ 复制代码到SDRAM中 ldr pc, =on_sdram @ 跳到SDRAM中继续执行 on_sdram: ldr sp, =0x34000000 @ 设置栈指针 ldr lr, =halt_loop @ 设置返回地址 ldr pc, =main @ 调用main函数 halt_loop: b halt_loop代码已经注释的很清楚了。
init.c文件 /* * init.c: 进行一些初始化 */ #include "s3c24xx.h" void disable_watch_dog(void); void clock_init(void); void memsetup(void); void copy_steppingstone_to_sdram(void); /* * 关闭WATCHDOG,否则CPU会不断重启 */ void disable_watch_dog(void) { WTCON = 0; // 关闭WATCHDOG很简单,往这个寄存器写0即可 } #define S3C2410_MPLL_200MHZ ((0x5c<<12)|(0x04<<4)|(0x00)) #define S3C2440_MPLL_200MHZ ((0x5c<<12)|(0x01<<4)|(0x02)) /* * 对于MPLLCON寄存器,[19:12]为MDIV,[9:4]为PDIV,[1:0]为SDIV * 有如下计算公式: * S3C2410: MPLL(FCLK) = (m * Fin)/(p * 2^s) * S3C2410: MPLL(FCLK) = (2 * m * Fin)/(p * 2^s) * 其中: m = MDIV + 8, p = PDIV + 2, s = SDIV * 对于本开发板,Fin = 12MHz * 设置CLKDIVN,令分频比为:FCLK:HCLK:PCLK=1:2:4, * FCLK=200MHz,HCLK=100MHz,PCLK=50MHz */ void clock_init(void) { // LOCKTIME = 0x00ffffff; // 使用默认值即可 CLKDIVN = 0x03; // FCLK:HCLK:PCLK=1:2:4, HDIVN=1,PDIVN=1 /* 如果HDIVN非0,CPU的总线模式应该从“fast bus mode”变为“asynchronous bus mode” */ __asm__( "mrc p15, 0, r1, c1, c0, 0 " /* 读出控制寄存器 */ "orr r1, r1, #0xc0000000 " /* 设置为“asynchronous bus mode” */ "mcr p15, 0, r1, c1, c0, 0 " /* 写入控制寄存器 */ ); /* 判断是S3C2410还是S3C2440 */ if ((GSTATUS1 == 0x32410000) || (GSTATUS1 == 0x32410002)) { MPLLCON = S3C2410_MPLL_200MHZ; /* 现在,FCLK=200MHz,HCLK=100MHz,PCLK=50MHz */ } else { MPLLCON = S3C2440_MPLL_200MHZ; /* 现在,FCLK=200MHz,HCLK=100MHz,PCLK=50MHz */ } } /* * 设置存储控制器以使用SDRAM */ void memsetup(void) { volatile unsigned long *p = (volatile unsigned long *)MEM_CTL_BASE; /* 这个函数之所以这样赋值,而不是像前面的实验(比如mmu实验)那样将配置值 * 写在数组中,是因为要生成”位置无关的代码”,使得这个函数可以在被复制到 * SDRAM之前就可以在steppingstone中运行 */ /* 存储控制器13个寄存器的值 */ p[0] = 0x22011110; //BWSCON p[1] = 0x00000700; //BANKCON0 p[2] = 0x00000700; //BANKCON1 p[3] = 0x00000700; //BANKCON2 p[4] = 0x00000700; //BANKCON3 p[5] = 0x00000700; //BANKCON4 p[6] = 0x00000700; //BANKCON5 p[7] = 0x00018005; //BANKCON6 p[8] = 0x00018005; //BANKCON7 /* REFRESH, * HCLK=12MHz: 0x008C07A3, * HCLK=100MHz: 0x008C04F4 */ p[9] = 0x008C04F4; p[10] = 0x000000B1; //BANKSIZE p[11] = 0x00000030; //MRSRB6 p[12] = 0x00000030; //MRSRB7 } void copy_steppingstone_to_sdram(void) { unsigned int *pdwSrc = (unsigned int *)0; unsigned int *pdwDest = (unsigned int *)0x30000000; while (pdwSrc < (unsigned int *)4096) { *pdwDest = *pdwSrc; pdwDest++; pdwSrc++; } } 在这里面主要对看门狗、时钟频率、存储控制器进行了初始化。 接下来是serial.c文件,其中涉及到宏定义以及一些寄存器的设置,我们分段来分析。 宏定义部分: #include "s3c24xx.h" #include "serial.h" #define TXD0READY (1<<2) #define RXD0READY (1) #define PCLK 50000000 // init.c中的clock_init函数设置PCLK为50MHz #define UART_CLK PCLK // UART0的时钟源设为PCLK #define UART_BAUD_RATE 115200 // 波特率 #define UART_BRD ((UART_CLK / (UART_BAUD_RATE * 16)) - 1) UART初始化部分: /* * 初始化UART0 * 115200,8N1,无流控 */ void uart0_init(void) { GPHCON |= 0xa0; // GPH2,GPH3用作TXD0,RXD0 GPHUP = 0x0c; // GPH2,GPH3内部上拉 ULCON0 = 0x03; // 8N1(8个数据位,无较验,1个停止位) UCON0 = 0x05; // 查询方式,UART时钟源为PCLK UFCON0 = 0x00; // 不使用FIFO UMCON0 = 0x00; // 不使用流控 UBRDIV0 = UART_BRD; // 波特率为115200 }关于数据发送格式的设置是通过ULCON0寄存器来完成的。
从上图中不难看出其使用方法。下面是查询方式的设置:

UCON0共有16位,这里我们只看用到的后四位;0x05为0000 0101,根据上图,将接收和发送都设为查询方式,UART的时钟源设为PCLK。 FIFO、流控以及波特率的设置:
UFCON0 = 0X00;
UMCON0 = 0X00;
#define UART_BAUD_RATE  115200      // 波特率
#define UART_BRD        ((UART_CLK  / (UART_BAUD_RATE * 16)) - 1)
由上面的两行即可计算出UBRDIV的值。 初始化完成,发送字符的函数: /* * 发送一个字符 */ void putc(unsigned char c) { /* 等待,直到发送缓冲区中的数据已经全部发送出去 */ while (!(UTRSTAT0 & TXD0READY)); /* 向UTXH0寄存器中写入数据,UART即自动将它发送出去 */ UTXH0 = c; }在此处定义了#define TXD0READY   (1<<2),根据 可知为判断发送缓冲区数据是否为空。 接收字符函数: /* * 接收字符 */ unsigned char getc(void) { /* 等待,直到接收缓冲区中的有数据 */ while (!(UTRSTAT0 & RXD0READY)); /* 直接读取URXH0寄存器,即可获得接收到的数据 */ return URXH0; } 由#define RXD0READY   (1)再根据上面的UTRSTAT0寄存器即可知道该句判断是否有新数据。 串口接收数据寄存器URXH0:
数字及英文字符判断: /* * 判断一个字符是否数字 */ int isDigit(unsigned char c) { if (c >= '0' && c <= '9') return 1; else return 0; } /* * 判断一个字符是否英文字母 */ int isLetter(unsigned char c) { if (c >= 'a' && c <= 'z') return 1; else if (c >= 'A' && c <= 'Z') return 1; else return 0; }主函数: #include "serial.h" int main() { unsigned char c; uart0_init(); // 波特率115200,8N1(8个数据位,无校验位,1个停止位) while(1) { // 从串口接收数据后,判断其是否数字或子母,若是则加1后输出 c = getc(); if (isDigit(c) || isLetter(c)) putc(c+1); } return 0; }涉及到的头文件: void uart0_init(void); void putc(unsigned char c); unsigned char getc(void); int isDigit(unsigned char c); int isLetter(unsigned char c);至此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告一段落,在此只是简单概述一下UART的简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