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是SYS/BIOS处理核间通信的组件
IPC的几种应用方式(下面中文名字是自行翻译,旁边有英文=_=||,另外下面的配图中的蓝 {MOD}表示需要调用模块的APIs,而红 {MOD}模块表示仅仅需要配置(如在.cfg中配置),而灰 {MOD}模块表示是非必须的):
(1)最小使用(Minimal use):这种情况是通过核间的通知机制(notification)来实施的,而一个通知所携带的信息是非常小的(一般是32bits),所以称为最小使用。这种方式一般是用于处理核间的简单同步,却无法处理复杂的消息传递。
这种情况下,需要利用到Notify模块的APIs函数,比如通过Notify_sendEvent()函数给某个特定核传递一个事件,我们可以给特定事件动态注册反馈函数。由于一个通知(notification)所携带的信息是极少的,所以只能给处理器发送一个事件号,而这个事件号所代表的反馈函数决定之后的动作。另外一些数据以函数参数方式,也可以被送出。
(2)增加数据通路(Add data passing):这种情况是在前面的最小使用机制下,在核间增加了一个传递链表元素的数据通路,这个链表的实施一般是使用共享内容并通过门(gates)来管理同步。
这种情况是在最小使用上,增加了一个ListMP模块用于共享链表元素。
ListMP模块是一个双向链表,另外ListMP需要用到共离内存,所以SharedRegion模块也需要被使用,另外ListMP通过NameServer模块中来管理名称/值,同时使用GateMP模块来防止链表元素被多个处理器同时读取。
(3)增加动态分配(Add dynamic allocation):这种情况下,增加了从堆中动态分配链表元素的功能。
这种情况在上种情况下,增加了一个Heap*MP模块,这个模块主要用于从堆中给链表动态分配内存
(4)强大但易用的消息机制(Powerful but easy-to-use messaging):这种情况下利用MessageQ模块来传递消息。
除了Notify通知机制,还可以利用MessageQ来实现更为复杂的核间通信,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配置MultiProc和SharedRegion模块就可以了,而Ipc_start()函数将自动为我们实现上面灰 {MOD}模块的配置。
本节,我们暂时只以一个简单的最小使用(Minimal use)情况为例,分析CCS自带一个多核通信例子,这个例子在八核之间相互传递信息,之后我们总结核间传递方法实现步骤,实现一个主从核之间传递信息的功能。
一、打开CCS自带例程
打开CCS自带例程的方法和新建CCS项目是一致,只是需要在Project templates and examples中选择我们需要的例子,这里的例子是在IPC and I/O Examples中选择C6678
Examples中的Notify,然后输入项目名称后,CCS会自行将例子复制到项目下。
二、生成项目后,编译调试查看运行结果
(1)点击编译后,查看有无出错
(2)导入目标配置文件.ccxml,这里选择的仍然是C6678 Device Functional Simulator, Little Endian.
(3)点击调试,选择所有的核
(4)全选所有的核(通过Shift),然后Groups
(5)选中Group,点击运行
三、分析运行结果
这个例程除了调用Notify模块,在核间传递消息,通过反馈函数触发核的动作,同时通过Semaphore模块来保证核间依次执行,防止抢占,这里每个核都有一个信号量,来表明其当前是否执行或等待其它核执行完成。
(1)各核打印
这段是在main()中出现的结果,每个核都会执行各自的main()。
各核注册事件,并表明其反馈函数
(2)核0执行同时释放信号量,在核0释放信号量semHandle之前,其他核都处理等待信号量释放中
核0通过给核1发送事件,触发反馈函数,在反馈函数中semHandle归一,注意这个激活的信号量是在核1中的
激活核1的信号量后,核0打印结果,并等待其信号量的结果,所有核的信号量都初始为0
(3)以下是总共八个核,分别执行了NUMLOOPS次(这里设置的是10次)
下一个核信号被激活,开始执行
同时通过反馈函数将当前核的下一个核激活
完成发送事件
(4)退出任务循环,同时退出当前核的BIOS
四、多核IPC的配置
(1)IPC的启动非常简单,在导入Ipc头文件后,在main()函数中调用Ipc_start()就能根据.cfg文件中配置启动IPC所需要的模块,比如默认情况下Ipc_start()会调用Notify_start()之类,不过要启动这些模块,需要保证提前在.cfg中添加了这些模块(如右击模块,选择Use)
(2)IPC的配置是在.cfg中完成的,配置IPC首先需要申明,当前Notify等相关模块也需要提前申明,这里如果不清楚IPC所需要的相关模块,最好使用自带IPC例程作为模块。
var Ipc = xdc.useModule('ti.sdo.ipc.Ipc');
(3)设置同步的核数
Ipc.procSync = Ipc.ProcSync_ALL;
这里
Ipc.ProcSync_ALL 表示Ipc_start会自动将所有的核都启动了
Ipc.ProcSync_PAIR 表示只启动部分核,需要启动的核要通过Ipc_attach()来启动,这个默认选项
Ipc.ProcSync_NONE 表示Ipc_start()不会同步任何核
(4)核间的连接方法Ipc_attach()及Ipc_detach()
这两个函数的使用,需要.cfg文件中配置了Ipc.ProcSync_PAIR
Ipc_attach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在Ipc_start()之后直接输入:
Ipc_attach(#coreID),#coreID表示需要连接的核ID号,如Ipc_attach(0)表示连接核0。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a) 核的连接一定要按照ID号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比如当前核必须先连接了核0,才能连接核1,之后才能连接核
b) 另外两核之间的相互连接必须先满足ID号小的先连接ID号大的,比如只有当核0连接核1后,核1才能连接到核0
c) 由于核的连接并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所以一般需要加一个循环等待的过程,一般使用方法如下:
while(Ipc_attach(#coreID)<0){
Task_sleep(1);
}
Ipc_detach()的使用方法同Ipc_attach()是类似的,不过它的功能是解除连接。
五、主从核之间的通信
前面介绍IPC核间通信例子,是每个核同所有核之间都有连接,而各核之间连接都是相同且双向,而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需要如此多的核,或者许多核间连接也是不必要的,这些情况下使用Ipc.ProcSync_ALL未免太不高效。
下面我们介绍的例子是核间的主从通信,选择三个核,选择一个主核,另外两个是副核,主核core0同副核之间有相互连接,而副核core1与副核core2之间没有连接,这个主从通信主要完成以下事件
a) 主核向两从核发送事件,激活从核,使其执行任务
b) 两核完成任务后,向主核发送事件,主核继续执行其任务。
这个例程主要有如下内容:
(1)在.cfg文件中设置procSync
改为Ipc.procSync = Ipc.ProcSync_PAIR;
(2)定义主从核ID
(3)在main()函数Ipc_start()后增加如下代码:
a) 这里主要根据主核和从核的角 {MOD}分别添加连接任务:主核同两个从核都有连接,而从核只与主核有链接
b) 在添加核间连接后,分别给核间连接注册事件
(3)在任务函数tsk0_func内分别根据主核及从核的角 {MOD}添加发送与接收函数,下面是以主核为例
主核在给从核分别发送事件后,通过Semaphore_pend等从核将主核的信号量激活,之后继续主核任务。
同时只有当主核通过给从核发送事件,从核的注册函数激活信号量,从核才能开始任务。
(4)仿真调试的结果
从结果上看,当从核分别收到了来自主核的事件时,同时开始任务,当从核任务全部完成后,主核才开始其任务
Tips:
a)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注册函数内不要加System_printf()函数,这个函数会导致如下错误产生:
ti.sysbios.gates.GateMutex: line 97: assertion failure: A_badContext: bad calling context. See GateMutex API doc for details.
xdc.runtime.Error.raise: terminating execution
b) 上面的代码并不是全部
例程代码下载地址:
https://github.com/tostq/EasyMulticoreDSP/tree/master/6.IPC_notif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