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源术语和定义(转载)

2019-07-13 23:50发布

电子行业标准电子电源术语及定义(SJ/T1670-2001)

4  交流输出稳定电源术语
4.1  交流电源  A.C. power supply
  电源输出端极性随时间变化的供电电源。
4.2  交流电压(电流)稳定  A.C. voltage(current)stabilization
  以交流输出电压(电流)为稳定输出量的一种稳定方式。
  注:被稳定的交流输出电压(电流)值可以用有效值、峰值等表示。
4.3  波形稳定  wave form stabilization
  用控制交流电压(电流)瞬时值,以得到预期电压(电流)波形的一种稳定方式。
4.4  频率稳定  frequency stabilization
以交流输出频率为稳定输出量的一种稳定方式。
4.5  相角稳定  phase angle stabilization
  使交流输出电压相对于一个特定电压的相位保持在规定相位移值 范围内的一种稳定方式。
4.6  负载阻抗的不平衡  unbalance of  load impedance
  对多相输出的稳定电源,负载阻抗值至少有一相与其它相的值有明显不同的状态。
4.7  输出交流电压(电流)失真  output  A.C. voltage(current)distortion
  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电流)的波形与所要求波形的偏差。
4.8  谐波含量  harmonic content
  从一个非正弦周期函数中减去基波分量得到的函数。
4.9  相对谐波含量  relative harmonic content
  谐波含量的有效值与非正弦周期函数的有效值之比。
4.10  谐波分量  harmonic components
  以描述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各项的阶次及有效值来表示谐波含量的各分量。
4.11  周期性输出电压调制  periodic output voltage modulation
  频率低于基波输出频率的输出电压幅值的周期性变化。
4.12  周期性频率调制  periodic frequency modulation
  输出频率相对其额定值的周期性变化。
4.13  随机偏差  random deviation
  当所有影响量和控制量保持恒定时,在规定的频带内输出量相对其所要求值的偏移。
4.14  不间断电源  uninterrupted power supply(UPS)
  在交流输入源发生故障(如电力中断、电压、频率、波形等不符合供电要求)时,能向负载连续供电的电源。
4.15  供电连续性  supply electricity continuity
  指在静态和动态情况下,电力的中断不超过负载(用户)允许的极限,以及供电质量(电压、频率、波形等的变化)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4.16  电力电子变流器  power electronic converters
  由一个或多个电子器件、变压器、滤波器(如有必要)及辅助设备(如有这些辅助设备)所组成,用于电力电子变流的运行单元。
4.17 (不间断电源的)功能单元(UPS)  function unit
  指整流器、逆变器、蓄电池组和不间断电源开关等。
4.18  开关  transfer switch
  用于将电能从一个电源转换到另一个电源的开关。
4.19   换流(换相)  conversion current(commutation)
电流在变流器相继两臂之间的转移。
4.20  电网换相  line commutation
  借助电网提供换相电压的一种换相方式。
4.21  自换相  self-commutation
  借助变流器或电力电子开关内部元件提供换相电压的一种换相方式。
4.22  主电源  master power supply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连续向不间断电源供电的交流输入源,一般指公共电网。
4.23  备用电源  reserve power supply
在主电源发生故障时,用来代替主电源的电源。
4.24  旁路  bypass
用以代替不间断电源设备中电力变流器部分的电源通路。
4.25  旁路电源  bypass power supply
  经由旁路供电的主电源或备用电源。
4.26  在线式不间断电源  on-line UPS
  无论交流输入电源中断与否,电压、波形符合供电要求与否,都能保证向负载提供转换时间为零的电源。
4.27  离线式(后备式)不间断电源  off-line(stand-by)UPS
  能够在交流输入电源中断或电压低于预定值时自动转换,取代交流输入电源向负载供电。
4.28  单一式不间断电源  single UPS
  只包括一个不间断电源装置的不间断电源。
4.29  并联式不间断电源  parallel UPS
  由两个或多个不间断电源装置并联运行构成的不间断电源。
4.30  局部并联式不间断电源  partial parallel UPS
  有两个或多个逆变器并联运行,但只有一个公用的整流器和蓄电池组的不间断电源。
4.31  冗余  redundant
  为确保连续供电,在一个电源中额外增加功能单元或功能单元组。
4.32  冗余式不间断电源  redundant UPS
  有冗余不间断电源装置的不间断电源。
4.33  局部冗余式不间断电源  partial redundant UPS
  一般是仅指逆变器部分有冗余的不间断电源。有时也可能是其他单元的冗余。
4.34  备用冗余式不间断电源  reserve redundant UPS
  在冗余式不间断电源中,增设一个或几个不间断电源装置作为备用,当运行中的不间断电源装置发生故障时投入这些备用装置,以确保供电连续性的一种不间断电源。
4.35  并联冗余式不间断电源  parallel redundant UPS
  一种具有几个均分负载的不间断电源装置并联运行的冗余式不间断电源。当其中一个或多个不间断电源装置发生故障时,剩下的装置承担全部负载。
4.36  负载功率因数  load power factor
  输出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
4.37  有效值电压的变化  root-mean-square voltage change
  实际的有效值电压与未受扰动时对应的有效值电压之差。
4.38  峰值电压变化  peak voltage change
  实际的峰值电压与波形未受扰动时对应的峰值之差。
4.39  不间断电源的效率  UPS efficiency
  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储能装置不参与能量转换时,输出功率对输入功率之比。
4.40  逆变效率  inversion efficiency
在额定负载情况下,逆变器正常工作,电池已充满电荷时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4.41  蓄电池放电时间  battery discharge time
  在交流输入发生故障时,启动蓄电池,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不间断电源设备保持向负载连续供电的最小时间。
4.42  蓄电池充电时间  battery charge time
  蓄电池放电终了之后不间断电源在规定条件下运行,使蓄电池充满电能所需的最长时间。
4.43  转换时间  transfer time
  输出量开始转换到转换完成止的时间间隔。
4.44  中断时间  interruption time
  输出电压低于公差范围下限的持续时间。
4.45  动态电压瞬变范围  dynamic voltage transient range
  交流输入电压不变,负载从轻载到满载突变和输出为额定负载不变,交流输入中断或恢复供电时的输出电压变化量。
4.46  备用时间  back-uptime
  从交流供电切换到电池供电或由电池供电时起,在额定输出负载情况下,不间断电源保持向负载连续供电的时间。
4.47  旁路开关切换时间  bypass switch shear time
  从逆变器停止工作时起到电网直接供电时止或从电网供电起到恢复逆变器工作时止所需要的时间。
4.48  不间断电源开关  UPS switch
  用于使不间断电源的输出(或旁路)与负载接通或隔断的开关。   ——————————————————————————————————- 电子行业标准电子电源术语及定义(SJ/T1670-2001)

Terms and definitions related to electronic power supplies

(学习资料)

5  测量电源术语

5.1  电源装置  supply apparatus

  从供电电源(通常从供电网)取得电能,再把改变了形式的电能提供给一个或几个负载的装置。

5.2  闭环稳定  closed loop stabilization

  将输出量的值与基准值比较,用这些值的差,直接或间接地将输出量控制在规定值上的工作方式。

5.3  开环稳定  open loop stabilization

  通过内部的方法,把输出量的值控制在规定值上而不计算输出与其规定值之差的工作方式。

5.4  稳定电源装置  stabilized supply apparatus

  输出一种或几种稳定量的电源装置。

5.5  比较器  compared device

  把一个输出量值与作为基准目的规定的值比较并产生一个差分信号(误差信号)的器件。

5.6  误差放大器  error amplifier

  放大比较器的差分信号(误差信号)的器件。

5.7  末控元件  final control element

  把输出量控制到规定值的最后元件。

5.8  附件  accessory

  与电源装置连用的器件或装置。

5.9  调整时间  setting time

  输出量值设置后,输出量进入并保持在允许误差带内的时间。

5.10  准确度  accuracy

  输出量指示的一致性及与真值接近的程度。

5.11  线性度(线性误差)  linearity

控制输出量改变的曲线对理想直线偏差的大小。

5.12  分辨力  resolution   

标准源能给出的输出量最小调定值(不同的量程有不同的分辨力)。

5.13  灵敏度  sensitivity

  标准源在最低量程上具有的最高分辨力。

5.14  输入电流失真  distortion of the input current

  当电源装置按以纯正弦波的交流电压源供电时,电源装置的输入电流的失真。

5.15  输入电流纹波  ripple of the input current

  当用一个内阻可忽略不计的直流源作直流输入时,呈现在电源装置输入电流中的交流分量。

5.16  最大浮动电压  maximum floating voltage

  对于浮动输出或浮动输入(控制输入),可在规定的端子与机架间永久保持的最大电压。

5.17  控制特性  control behavior

  由人工操作或电信号或机械输入的有关控制所引起的输出变化的有效特性。

5.18  控制过冲  control overshoot

由输出控制调节的阶跃变化所引起的过冲。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电子电源术语及定义1-2(SJ/T1670-2001)
3 直流输出稳定电源术语

3.1  直流电源  D.C. power supply
  电源输出端极性不随时间变化的供电电源。
3.2  恒压/恒流电源  constant voltage/constant current power supply
  取决于负载情况作为恒压源或恒流源运行的一种电源。
3.3  交迭区  crossover area
  当工作模式改变时出现的输出量值范围。
  注:(1)在此区域内输出量无法定义
      (2)若无其它规定,交迭区以负载效应带或公差带给出。
3.4  交迭点  crossover point
  以标称值为代表的两个稳定输出量的两条线的交点,通常为交迭区中心。
3.5  可调交迭  adjustable crossover
  恒压/恒流源的一种特性,利用它,两个稳定输出量的标称值能在电源的额定值范围内分别调节。
3.6  控制  control
  利用可变元件或信号确定电源的输出,其有关数值可以连续变化或步进式变化。
3.7  本机控制  local control
  电源输出由电源本身的控制元件来确定。
3.8  远程控制  remote control
  通过外部控制量来调节电源输出。
  注:通常根据提供的信号或信号量来指明其具体的远程控制方式,例如:
———电阻控制;
———电压控制; 
———电流控制; 
———数字控制。
3.9  远程取样  remote sensing
  利用外部采样,使电源直接从负载上监控稳定输出量的一种方法。
  注:负载线上的电压降落通过取样电路补偿到规定的极限。
3.10  源功率因数  power factor
  源有功功率与源视在功率之比。
3.11  源位移因数  displacement factor
  源的基波有功功率与源的基波视在功率之比。
  注:位移因数也等于源电压和源电流的基波分量之间相角差的余弦。
3.12  起动冲击电流  inrush current
  当电源接通时,电源输入电流的最大瞬时值。
3.13  负载效应  load effect
  负载效应是负载变化引起的稳定输出量变化(见图7)。
3.14  源电压效应  source voltage effect
  源电压效应指源电压的变化引起的稳定输出量的变化。
3.15  组合效应  combined effect
  由下列两种或更多的影响量在其额定的使用范围内同时发生任何变化所引起的稳定输出量稳态值的最大变化。
  (a)负载;
  (b)源电压;
  (c)源频率;
(d)环境温度。
上述规定的组合效应不包括周期和随机偏移(PARD)、漂移、安稳效应及安稳偏移。
3.16  源电压和负载组合效应  combined source voltage and load effect
  由源电压及负载条件在各自额定使用范围内同时发生任何变化所产生的最大效应(见图1)。
  注:源电压和负载的组合效应可等同于或不同于源电压效应和负载效应的总合。后者是可能的,因为负载效应可能与源电压变化有关,且源电压效应可能与负载条件有关。
3.17  效应带  effect band
  所有其他影响量均保持恒定,由一个或多个影响量变化所形成的稳定输出量稳态值的范围。
3.18  标称效应带  nominal effect band
  所有其他影响量均保持恒定,由一个或多个影响量在其各自额定使用范围内任一变化所形成的稳定输出量稳态值的范围。
3.19  单一效应带  individual effect band
  在所有其他影响量均保持恒定的情况下,由于一个影响量在其额定使用范围内发生任何变化所形成的稳定输出量稳态值的范围。
3.20  组合效应带  combined effect band
  几个影响量对稳定输出量的组合效应所对应的稳态值范围。
3.21  源电压和负载组合效应带  combined source voltage and load effect band
  稳定输出量的源电压和负载组合效应所对应的稳态值范围(见图1)。
3.22  输出效应系数  output effect coefficient(ratio)
  在所有其他影响保持恒定时,一个影响量每单位变化使某一个输出量数值上的最大变化。
  注:温度系数即为最常用的输出效应系数。
3.23  周期和随机偏移(PARD)  periodic and random deviation
  在全部影响量和控制量均保持恒定时,在规定的带宽范围内,一个直流输出量对其平均值上的周期和随机偏移。
  注:(1)对一规定带宽而言,它可用有效值和/或峰-峰值来表述。
     (2)对非对称波形,可使用尖峰图形表示。
3.23.1  纹波  ripple
  PARD的周期部分。通常是指输入电源频率与/或内部开关频率产生的有关的谐波。
3.23.2  噪声  noise
  PARD的随机部分。
3.24  漂移  drift
  当全部影响量和控制量在预热时间和测定漂移时期内均保持恒定的情况下,紧随预热时间后的一规定时间内输出量的最大变化。
  注:漂移包括整个带宽内从零频(直流)到一指定频率上限的周期和随机偏移。漂移的指定频率上限与PARD的频率下限必须相重合。这样在恒定工作条件下的全部偏移均被规定在这个或那个指标之内。
3.25  安稳效应  settling effect
  随着一种影响量发生起始变化时,一个输出量的相对慢变化,它是作为附加的输出效应。
  注:通常此安稳过程随着电源内部热平衡而建立(见图2)。
3.26  总效应  total effect
  由全部影响量在其额定使用范围内同时发生任何变化所引起的稳定输出量稳态值的最大变化。总效应也包括PARD、漂移和安稳效应。
3.27  总效应带  total effect band
  由全部影响量在其额定使用范围内同时发生变化所引起的电源输出稳态值的范围。
3.28  公差带  tolerance band
  处于工作误差极限之间的稳定输出量稳态值的范围(见图1)。
  注:(1)公差带表征稳定输出量对额定值或预调值的容许偏差。
     (2)如不需要区分输出效应和固定误差时,则给出公差带是有用的。
3.29  安稳时间  settling time
一个影响量的变化或输出的调节从开始变动起到一个稳定输出量仅决定于漂移、PARD所引起的变化这一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3.30  起动时间  start-uptime
  电源接通后所规定的初始安稳时间。
3.31  不连续控制分辨力  discontinuous control resolution
  在不连续控制情况下(如采用开关,可调线绕电阻器),由可重现的最小的控制元件档所形成的稳定输出量数值的最大增量。
3.32  增量控制系数  incremental control coefficient
  稳定输出量的增量变化对控制量或对于输出控制旋钮位置所引起的增量变化之比。
3.33  控制速率  control rate
  稳定输出量在不超过控制偏差带范围情况下,由于控制量的变化,稳定输出量能够改变的最大速率。
  注:它仅在整个输出控制范围内基本上恒定时才适用。
3.34  控制时间常数  control time constant
  在稳定输出量数值不离开控制偏差带时,表征稳定输出可以达到最快变化的时间常数。
  注:控制时间常数仅当稳定输出量在其起始值与最终值之间基本上为指数变化时才适用。
3.35  控制系数  control coefficient
  控制量的数值对稳定输出量预定值之比(见图3)。
  注:控制系数可在整个控制量值范围内变化。
3.36  控制偏差  control deviation
  稳定输出量的实际值和控制量除以控制系数之差。
  注:控制偏差包括非线性、斜率误差和补偿效应。
3.37  控制偏差带  control deviation band
  由控制偏差所形成的输出量容许值的范围(见图3)。
3.38  恒压/恒流交迭  constant voltage/constant current crossover
  为一种电源特性。即当输出电流达到预置值时,该种电源能将其工作模式自动从稳压变换为稳流,反之亦然。
3.39  瞬态恢复带  transient recovery band
  以输出量终值为中心的或在有公差带的情况下标称值为中心的稳定输出量的数值范围。
  若无其他规定,在某一影响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其瞬态恢复带的宽度等于组合效应带。
  若无其他规定,在某一控制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其瞬态恢复带的宽带等于控制偏差带。若规定了公差带时,公差带即为瞬态恢复带。
3.40  瞬态起始带  transient initiation band
  以初始值为中心的稳定输出量的数值范围。其宽度与瞬态恢复带相等。若规定了公差带,则以公差带作为瞬态起始带。
3.41  过冲  overshoot
  稳定输出量瞬时偏离瞬态恢复带外的部分,其方向与稳定输出量接着发生的稳态变化相同。接着发生的相反方向的偏移则称为负过冲(见图4)。
3.42  过冲幅度  overshoot amplitude
  最大过冲的峰值和瞬态恢复带或公差带中心之差的绝对值。
3.43  开机(关机)过冲  turn-on(turn-off)overshoot
  由于加上(移去)源功率,或由于电源开关接通(断开)所形成的过冲。
3.44  开(关)机极性变换  turn-on(turn-off)polarity reversal
  由于加上(移去)源功率,或由于电源开关接通(断开)时输出极性的瞬态变换。
3.45  反冲  undershoot
  稳定输出量瞬时偏离瞬态起始带外的部分,其方向与稳定输出量接着发生的稳态变化相反(见图4A和图4B)。
3.46  最大输出变化率  maximum output rate of change
  由于影响量与/或控制量发生变化时,输出量相对于时间的最大变化速率。
3.47  总恢复时间  total recovery time
在某一控制量或影响量发生阶跃变化开始,至稳定输出量恢复到并能保持于瞬态恢复带时刻的时间间隔(见图4A和图4B)。
3.48  瞬态延迟时间  transient delay time
  在某一控制量或影响量发生阶跃变化开始,至稳定输出量偏离其瞬态起始带时的时间间隔。
3.49  瞬态恢复时间  transient recovery time
  瞬态延迟时间终止至稳定输出量恢复到并能保持于瞬态恢复带时刻的时间间隔。
3.50  开机延迟时间  turn-on delay time
  接通源功率至稳定输出量开始进入输出效应带时刻的时间间隔。
3.51  开机恢复时间  turn-on recovery time
  开机延迟时间终止至稳定输出量返回至并保持于瞬态恢复带中时的时间间隔。
3.52  关机衰变时间  turn-off decay time
  源功率断开至输出电压降低到规定值以下时的时间间隔。
3.53  输出阻抗  output impedance
  输出端的正弦电压与正弦电流的复数比。一个量是因另一个量引起并且属于外部原因。
  注:输出阻抗是其频率的函数。
3.54  输出电阻  output resistance
  直流输出电压的增量变化对直流输出电流增量变化之比。一个量是因另一个量引起并且属于外部原因。
3.55  输出电容  output capacitance
  电源断电时存在于输出端子之间的电容。
3.56  电源组合工作  combined operation of power supplies
  为了扩大单台(路)电源的输出能力,可将两台(两路)或更多的电源连接起来作为组合工作方式,通常除输出端子可以互连外,其它端子也可互连,例如用一台主电源来控制其他电源(从电源)的工作方式。
3.57  从动工作  slave operation
  将两台或更多的稳定电源互连在一起,通过单独控制主电源的方法达到协调控制整个系统。这类组合的特点是所有单元的输出基本上是成比例的。
3.58  从动跟踪工作  slave tracking operation
  两台或更多的电源(包括一个公共输出端),与一台或多台从动电源互连,其输出总是与主电源的输出保持相等或成比例。
  注:就公共输出端而言,从电源的极性可以和主电源相同或相反,后者也称为“互补跟踪”。
3.59  并联工作  parallel operation
  将两台或更多的电源的所有正输出端连接在一起,同时,所有负输出端也连接在一起的工作方式,从而使其总负载电流等于所有电源输出电流之和。
3.60  规定负载分配的并联工作  parallel operation with specified load sharing
  将两台或更多的电源并联连接,其总负载按规定比率在各电源之间分配。
3.61  从动并联工作  slave parallel operation
  将一台主电源与一台或多台从电源并联连接,从属电源输出电流总是与主电源的输出电流相等或成比例。
3.62  串联工作  series operation
  将两台或更多的电源的相互串联工作,即一台电源的正输出端连接于另一台的负输出端,从而使电源的输出电压相加的一种工作方式。
3.63  规定负载分配的串联工作  series operation with specified load sharing
  将两台或更多的电源串联连接,其总电压按规定比率在各电源之间分配。
3.64  从动串联工作  slave series operation
  将一台主电源与一台或多台从电源串联工作,从属电源输出电压总是与主电源的输出电压相等或成比例。
3.65  分流保护电路  crowbar protection circuit
  能迅速在电源输出端之间跨接一个低电阻的保护电路,从而使输出电压降到某一低值。
3.66  反向电压保护  reverse voltage protection
保护电源防止反向电压加到输出端。
3.67  反向电流保护  reverse current protection
  保护电源防止由负载反馈到电源的电流。
3.68  过热保护  over-temperature protection
  保护电源或其部件防止其温度超过规定值。
3.69  限流  current limiting
  将恒压电源的输出电流限制到某个预定最大值(固定值或可调值)的一种功能,并且,当过载或短路排除后能自动地将输出电压恢复到其正常值,有三种限流类型(见图5)。
  (a)恒压/恒流交迭;
  (b)当电流增大时,使输出电压降低(通常称自动限流);
  (c)当负载电阻减小时,使电压和电流都降低(通常称为折返限流或减流限流)。
3.70  门限电流  current limiting threshold
  当负载电阻减小到稳定输出量即将超出负载效应带或(所规定的)公差带时的输出电流值。
3.71  最大极限电流  maximum limited current
  在限流工作状态时,电源输出电流的最大稳态值。
  注:在某些情况下,应同时规定这个输出电流值的极限持续时间。
3.72  短路电流  short-circuit current
  输出端短路时,恒压源输出的稳态电流。
3.73  限压  voltage limiting
  将恒流电源的输出电压限制到某个预定最大值(固定值或可调值)的一种功能,并且,当负载条件恢复到正常时,其输出电流应能自动恢复至正常值。有两种限压类型(见图6)。
  (a)恒压/恒流交迭;
  (b)当电压增加时,减小输出电流(通常称为自动限压)。
3.74  门限电压  voltage limiting threshold
  当负载电阻增加到稳定输出电流即将超出负载有关的效应带或公差带(所规定的)时的恒流源输出的电压值。
3.75  开路电压  open circuit voltage
  不接负载时,恒流源输出端的电压。
3.76  开关电源  switching power supply
  功率器件处于开关工作状态的电源。
3.77  开关电源维持时间  maintain time
  供电断电后,由开关电源继续向负载有效供电的时间。



图1  效应带与公差带关系

图2  安稳效应
图中:Δ=输出效应
S=安稳效应
TS=安稳时间

图3  控制量与输出量关系
图中:α=R1/A1  控制系数  Δ=A2-A1控制偏差
φ=ΔA/ΔR增量控制系数

图4A  规定瞬时初始带和瞬时恢复带时的瞬态期限

图4B  规定公差带时的瞬态期限
A——输出量    N——标称值
B——瞬态恢复带   O——最大过冲幅度
C——输出效应带   P——负过冲幅度
A1——输出量的起始值  TD——瞬态延迟时间
AF——输出量的最终值  TR——瞬态恢复时间
I——瞬态起始带   TT——总的瞬态恢复时间
D——公差带宽度   U——反冲幅度

图5  限流的类型
图中:CVCC=恒压/恒流
ACL=自动限流
   FCL=过载限流
T=电流阈值
M=最大限流
S=短路电流
注:虚线表示效应带的极限。

图6  恒流源的限压

图7  负载效应   ——————————————————————————————————--- 国家与行业通信 通用标准
  
    电工术语基本术语GB/T2900.1-1992;
  电气图用图形符号GB4728.1-1985;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第2部分符号要求、限定符号和其他常用符号GB/T4728.2-1998;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第3部分导体和连接件GB/T4728.3-1998;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第4部分基本无源元件GB/T4728.4-1999;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第5部分半导体管和电子管GB/T4728.5-2000;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第6部分电能的发生与转换GB/T4728.6-2000;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第7部分开关、控制和保护器GB/T4728.7-2000;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第12部分二进制逻辑元件GB/T4728.12-1996;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第5部分模拟元件GB/T4728.13-1996;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绘制原则GB/T5465.1-1996;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GB/T5465.2-1996;
  太阳电池型号命名方法GB/T2296-1980;
  碱性蓄电池型号命名方法GB/T7169-1987;
  铅酸蓄电池产品型号编制办法JB/T2599-1993;
  轻型燃气轮机成套设备型号命名GB/T10492-1989;
  通信电源设备型号命名方法YD/T6383-1998;
  起动用铅酸蓄电池产品品种和规格GB/T5008.2-1991;
  固定型防酸式铅酸蓄电池规格和尺寸GB/T13337.2-1991;
  小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产品分类JB/T6457.1-1992;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1993;
    电工电子设备防触电保护分类GB/T12501-1990;
  自动化柴油发电机组分级要求GB/T4712-1996;
  邮电通信设备可靠性通用试验方法YD/T282-2000;
  通信用电源设备通用试验方法GB/T16821-1997;
  通信用直流-直流变换器检验方法YD/T732-1994;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T12325-1990;
    电能质量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B/T12326-1990;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1993。

   系统标准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YD/T1051-2000;
  微波无人值守电源技术要求YD/T501-2000;
  光缆通信无人值守电源技术要求YDN070-1997;
  程控交换基础电源技术要求YD/T693-1993;
  接入网电源技术要求YD/T1184-2002;
  通信电源和空调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要求(暂行规定)YDN023-1996;
  高频开关电源监控单元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YD/T1104-2001。
  
    产品标准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GB/T2820.1~6-1997;
  轻型燃气轮机通用技术要求GB/T10489-1989;
  轻型燃气轮机辅助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T13673-1992;
  通信专用柴油发电机组技术要求YD/T502-2000;
  单晶硅太阳电池总规范GB/T12632-1990;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GB/T9535-1998;
  通信用半导体整流设备YD/T576-1992;
  通信用高频开关整流器YD/T731-2002;
  通信用太阳能供电组合电源YD/T1073-2000;
  通信用高频开关组合电源YD/T1058-2000;
  通信用直流-直流变换设备YD/T637-1993;
  通信用直流-直流模块电源YD/T733-1994;
  通信用逆变设备YD/T777-1999;
  不间断电源设备GB/T7260-1987;
  信息技术设备用不间断电源通用技术条件GB/T14715-1993;
  通信用交流不间断电源-UPSYD/T1095-2000;
  固定型防酸式铅酸蓄电池技术条件GB/T13337.1-1991;
  小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技术条件JB/T6457.2-1992;
  起动用铅酸蓄电池技术条件GB/T5008.1-1991;
  镉镍碱性蓄电池GB/T9368-1988;
  镉镍碱性蓄电池组GB/T9369-1988;
  通信用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YD/T799-2002;
  蜂窝电话用锂离子电池总规范GB/T18278-2000;
  蜂窝电话用金属氢化物镍电池总规范GB/T18288-2000;
  蜂窝电话用镍镉电池总规范GB/T18289-2000;
  移动通信手持机电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YD/T856-1996;
  移动通信手持机用锂离子电源及充电器YD/T998-1999;
  通信用配电设备YD/T585-1999;
  中同轴电缆1800路载波通信远供电源架技术条件YD/T526-1992;
  传输设备用直流电源分配列柜YD/T939-1997;
  通信用交流稳压器YD/T1074-2000;
  补偿式交流稳压器JB/T7620-1994;
  通信电源设备电磁兼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YD/T983-1998;
  通信电源设备的防雷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YD/T944-1998;
    通信电源用阻燃耐火软电缆YD/T1173-2001。
电源现有标准的名称及编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电子电源术语及定义(SJ/T1670-2001)

Terms and definitions related to electronic power supplies

(学习资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子电源(以下简称电源)常用名词术语的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电源专业范围内制定各种标准、编制各类技术文件,也适用于科研、教学等方面。
2  通用术语
2.1  额定值  rated value
制造厂对电源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所指定的一个量值。
2.2  范围  range
  是两个极限值之间的区域,用所考虑的量的上、下极限值来表示。
  注:术语“范围”通常与一个修饰词连用,它可以适用于一个性能特性,一个影响量等。
2.3  性能  performance
  电源完成预期功能的程度。
2.4  性能特性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
  为了定义电源的性能而给它规定的某个量(用数值、公差和范围来描述)。
2.5  影响量  influence quantity
  不是被测量的量或供给量,但影响被测量或供给量的数值或电源的指示值。
2.6  基准条件  reference conditions
  规定了公差的基准值和基准范围的一组影响量和性能特性的适当组合,按此规定固有误差。
2.7  基准值  reference value
  一组基准条件中的一个规定值。
  注:一个基准值应有公差。
2.8  基准范围  reference range
  一组基准条件中的一个值的规定范围。
2.9  额定工作条件  rated operating conditions
  是性能特性规定的测量或供给范围和影响量的规定工作范围的组合,在此范围内规定和确定电源的变动量或工作误差。
2.10  规定的工作范围  specified operating range
  一个单一影响量的数值范围,它构成额定工作条件的一部分。
  注:工作范围是一个与使用的“标称范围”和“额定使用范围”相类似的概念。
2.11  规定的被测量或供给范围  specified measuring range
  被测量或供给量的一组数值,在此范围内电源的误差应在规定的极限之内。
  注:(1) 一个电源可以有几个规定的被测量或供给范围。
       (2) 规定的被测量或供给范围可能优于指示值范围。
(3) 这一术语曾被称为“有效范围”。
2.12  极限条件  limiting conditions
  工作状态下电源能经受住的极端条件,当它继续工作在额定工作条件下时不致损坏和降低其性能。
2.13  贮存和运输条件  storage and transport conditions
  非工作状态下电源能经受住的极端条件,当它以后工作在额定工作条件下时不致损坏和降低其性能。
2.14  变动量  variation
  当一个单一影响量相继取两个不同值时,电源指示或记录的同一个值的示值差。
2.15  误差  error
2.15.1  绝对误差  absolute error
  对电源而言,误差指稳定输出量的真值减去其额定值、指示值或预置值。
2.15.2  相对误差  relative error
  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
2.16  固有误差  intrinsic error
  在基准条件下所测得的误差。
2.17  工作误差  operating error
  在额定工作下所测得的误差。
  注:在工作范围内,某些影响量值的组合点上,工作误差会产生极端值(不考虑符号)。
2.18  误差极限  limits of error
  制造厂对工作在规定条件下的电源给定误差的最大值。
2.19源  source
  电能的来源点,在本标准中作为形容词表征设备的输入端。
2.20  电源  power supply
  提供电能的装置。
2.21  稳定  stabilization
  依靠电源内部措施来减小影响量的变化对输出量的影响。
2.22  稳定电源  stabilized power supply
  从源取得电能,向一对或多对输出端子提供稳定形式电能的一种装置。
2.23  恒压源  constant voltage power supply
  相对于影响量的变化稳定输出电压的电源。
2.24  恒流源  constant current power supply
  相对于影响量的变化能稳定输出电流的电源。
2.25  基准源  reference source
  一种电量的源,其数值作为闭环稳定的基准。
2.26  源失真  source distortion
  源电压或源电流波形与等同有效值的理想正弦波的偏移。
  注:源失真可以用下列量来表示。
   ———总谐波含量
   ———单一谐波含量
   ———瞬时幅度偏移,其变化率及持续时间。
2.27  源电流失真  source current distortion
  是由电源对源呈现的随时间变化的阻抗而引起的源电流的失真。
2.28  源电压失真  source voltage distortion
  电源未接入时的源失真。
2.29  源电压总失真  total source voltage distortion
  源电压失真加源电流失真与源阻抗相互作用引起的源电压失真。
2.30  电压不平衡  voltage unbalance
  在多相系统中,至少有一个相电压或线电压的有效值与其他相明显地不一致的状态。
2.31  效率  efficiency
  总输出有功功率对输入有功功率之比。
2.32  系统效率  system efficiency
  输入功率中包括了供运行中必不可少的辅助装置运行所需功率时的效率。
2.33  环境温度  ambient temperature
电源所处的媒质温度,通常为电源周围的空气温度。
2.34  冷却媒质温度  cooling medium temperature
  与电源相接触的冷却媒质温度,例如在空气冷却情况下,即为空气进口处空气本身的温度。
2.35  热平衡  thermal equilibrium
  电源内部温度无明显变化的一种状态。
2.36  对机架电容  capacitance to frame
  在规定端与公共点(例如机架、保护装置或地)之间所测得的电容。
2.37  对源端电容  capacitance to source terminals
  在规定的源端和输出端之间测得的电容。
  注:有时称之为“泄漏电容或转移电容”。2.38  绝缘电阻  insulation resistance
  在相互绝缘的任何规定点间所测得的电阻。
2.39  绝缘试验电压  insulation test voltage
  施加于规定点间,并能维持一规定持续时间而不发生击穿或飞弧情况的交流或直流电压。
2.40  绝缘电压  insulation voltage
  当输出、输入或控制输入处于悬浮的情况下,在规定端子之间可长久维持的最大电压。
2.41  稳态值  steady-state values
  所有的非循环瞬变量已衰减到一个规定的最小值之后所保持的量值。
  注:(1)若无其他规定,就直流输入值或输出值而言,稳态值可理解为其平均值。
     (2)若无其他规定,有关交流稳态值可理解为有效值。
2.42  标称值  nominal value
  指仅是名义上存在的数值,并非是实际数值,例如,在电源具有校准输出控制的情况下,其标称输出则为控制调节所指示的数值。对具有固定输出的电源而言,其标称输出则为名牌上所标明的输出值。
  对交流输入电压而言,其标称值通常指设计值。例如:220V±10%的电压的标称值为220V,在远程控制情况下,其标称值则为远控系统所预置的输出值。
2.43  极限值  limited value
  所规定的输入量或输出量的最大或最小允许值。
2.44  输出效应  output effect
  在所有的其他影响量保持恒定时,由一种或更多影响量的稳态值发生规定的变化引起稳态输出量(电压、电流或功率)数值的变化。
  注:(1)输出效应可用绝对值或相对值或两者的组合表示。用相对值表示,可用与标称值相比的百分数表示。
     (2)下列定义中“输出效应”术语仅用于稳态条件,而“上冲”之类特殊术语则指瞬态值。
2.45  单一效应  individual effect
  在所有其他影响量保持恒定时,由一种影响量发生规定的变化引起稳定输出量数值的变化。
2.46  互作用效应  interaction effect
  在同一电源中的另一个输出的负载或其它的输出量发生变化时,导致稳定电源某一输出量的变化。
2.47  预热时间  warm-uptime
  接通电源后到电源符合全部性能指标所需要的时间间隔。
2.48  调节范围  setting range
  稳定输出量可调节的整个数值范围。
2.49  控制范围  control range
  电源符合其规范要求的那部分调节范围。
2.50  温度效应  temperature effect
温度效应是电源的稳定输出量随环境温度改变的一种稳态变化,通常用温度系数来表示。
2.51  负载特性  load characteristic
  输出电压值与输出电流值之间的函数关系。
2.52  断路保护电路  trip protection circuit
  当发生过载时能中断输出的保护电路。
2.53  复位  reset
排除故障后使电源通过此动作恢复工作,复位可分为自动或手动。
2.54  过流保护  over-current protection
  保护电源与/或其连接的设备防止过大的输出电流(包括短路电流)。
  注:可保护稳定电源以防止无限期过流或有限期过流(即绝对过流保护或有限过流保护)。
2.55  (输出)过压保护(output)  over-voltage protection
  保护电源与/或其连接的设备,防止过高的输出电压(包括开路电压)。
2.56  (输出)欠压保护(output)  under-voltage protection
  保护电源与/其连接的设备,防止过低的输出电压。
  注:可能因断开负载所引起。
2.57  电源故障  power supply faults
  导致负载不能正常工作的任何电源变化。
2.58 (阀器件)堆  pile
  由一个或多个阀器件连同其有关安装件所组成的单一结构。
2.59  变流装置  inversion device
  由阀器件或堆在电和机械上组合而成,主要起变流作用的总装体,包括机械结构内部的电连接和辅助件。
2.60  变流设备  inversion equipment
  由一个或多个变流装置连同变流变压器、滤波器(如有必要)、开关装置和其它的辅助设备(如有)所组成,主要用于变流运行的设备。例如用于整流、逆变、变频、斩波的设备。
注:类似术语也适用于具体类型的变流设备,例如备、逆变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