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http://www.cnblogs.com/xiangxiangyuan/p/3787831.html (其他总结也精彩)
OC(open collector)门,又称
集电极开路门。
OD门(Open Drain,
漏极开路门,对场效应管而言)。实际使用中,有时需要
两个或两个以上与非门的输出端连接在同一条导线上,将这些与非门上的数据(状态电平)用同一条导线输送出去。因此,需要一种新的与非门电路--OC门来实现
“线与逻辑”。
应用
1:
实现与或非逻辑,用做电平转换,用做驱动器。由于OC门电路的输出管的集电极悬空,使用时需外接一个
上拉电阻Rp到电源VCC。OC门使用上拉电阻以输出高电平,此外为了加大输出引脚的
驱动能力,上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从降低功耗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考虑应当足够大;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应当足够
2:
线与逻辑,即两个输出端(包括两个以上)直接互连就可以实现“AND”的逻辑功能。在总线传输等实际应用中需要多个门的输出端并联连接使用,而一般TTL门输出端并不能直接并接使用,否则这些门的输出管之间由于低阻抗形成很大的短路电流(灌电流),而烧坏器件。在硬件上,可用OC门或三态门(ST门)来实现。 用OC门实现线与,应同时在输出端口应加一个上拉电阻。
3:
三态门(TS门)主要用在应用于多个门输出共享数据总线,为避免多个门输出同时占用数据总线,这些门的使能信号(EN)中只允许有一个为有效电平(如高电平),由于三态门的输出是推拉式的低阻输出,且不需接上拉(负载)电阻,所以开关速度比OC门快,常用三态门作为输出缓冲器。
工作原理
1 OC门的工作原理

虚线框内就是OC门的电路图
可以看出
T3管集电级没有接任何东西所以叫
集电级开路,也就是OC门
正常工作时必须外接电阻R,电源可以是和电源一样,也可以不一样
工作原理和TTL电路分析一样AB只要有一个为低电平,T2和T3都不会导通
只有A和B都为高电平T2和T3才会同时导通
OC门逻辑表达式

Y = AB的反 这个电路必须外接电阻Rl
2 OC门的使用

两个OC门是可以接在一起的
接在一起OC门的简化电路

有上图可以看出把两个OC门接在一起他们实现了一种与的逻辑关系
线与逻辑关系
三态输出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