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与计算机串口连接规律
2019-07-14 09:10发布
生成海报
图为PC机的串口定义:
1 载波检测(DCD) 2 接受数据(RXD) ---------------RXD 3 发出数据(TXD)
-----------------TXD 4 数据终端准备好(DTR) 5 信号地线(SG) -----------------GND 6 数据准备好(DSR) 7 请求发送(RTS) 8 清除发送(CTS) 9 振铃指示(RI)
--------------------------
针孔的定义如上图
在PCB上面的封装图如上
其实可见 接口的针孔定义和PCB封装图的定义是一样的;
1.RS-232端口(DB9母头/孔型)引脚定义:(因为计算机后面的串口多为公头,所以此母头可以直接插入计算机的COM口进行连接)
引脚序号:2 3 5
信号定义:TXD RXD 地
2.RS-232端口(DB9公头/针型)引脚定义:
引脚序号:2 3 5
信号定义:RXD TXD 地
了解了RS-232端口公头和母头的引脚标准,制作数据线就变的相当简单,从上图可以注意到公头和母头的收发数据端的引脚刚好相反。注意这一点后,串口数据线的制作如下:
1:公头和公头的接法:(不同计算机之间的COM口就是这种接法)
COM1公头2——数据线母头2——数据线母头3——COM2公头3
3——数据线母头3——数据线母头2——COM2公头2
5——数据线母头5——数据线母头5——COM2公头5
由上述数据流向可见:连接两计算机COM口的数据线两头都是母头,且内部引脚进行了交叉。数据线连接的结果使得外部的两个计算机COM口数据引脚也进行了交叉:即:二三交叉,五五相连。这样就实现了两台计算机之间的COM口进行异步全双工的串口通信方式。
2:公头和母头的接法:(有些实验开发板的串口接口用的是母头,这种连接方法一般用于计算机COM口与其他外部设备相连的一种接法。)
计算机COM1公头 2——数据线母头2——数据线公头2——开发板COM2母头2
3——数据线母头3——数据线公头3——开发板COM2母头3
5——数据线母头5——数据线公头5——开发板COM2母头5
从数据线接法可以可以看出,数据线内部引脚没有进行交叉,这是因为母头和公头的本身的引脚功能是相对的,所以不需要进行交叉。这种接法在外部表现为计算机COM1口公头的数据引脚无交叉的连向了开发板的COM2母头。
总之:数据线的连接方法只需记住一点:相同的头要交叉,不同的头不交叉即可。这是有公头和母头本身的引脚说明决定的。
-----------------------------------------------------------
串口连接线两个公头的线序有两种。
一种是一一对应,2-2,3-3,5-5.
另一种是2,3交叉的,2-3,3-2,5-5.
所以在测试电路与计算机串口连接不通时,可以考虑改变串口线2,3的线序,就可以解决问题。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