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串口IAP实验
1.硬件平台:正点原子探索者STM32F407开发板 2.软件平台:MDK5.1 3.固件库版本:V1.4.0
IAP,即在应用编程。很多单片机都支持这个功能,
STM32F4也不例外。在之前的
FLASH模拟
EEPROM实验里面,我们学习了
STM32F4的
FLASH自编程,本章我们将结合
FLASH自编程的知识,通过
STM32F4的串口实现一个简单的
IAP功能本章分为如下几个部:
55.1 IAP简介
55.2 硬件设计
55.3 软件设计
55.4 下载验证
55.1 IAP简介
IAP(
In Application Programming)即在应用编程,
IAP是用户自己的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对
User Flash的部分区域进行烧写,目的是为了在产品发布后可以方便地通过预留的通信口对产品中的固件程序进行更新升级。 通常实现
IAP功能时,即用户程序运行中作自身的更新操作,需要在设计固件程序时编写两个项目代码,第一个项目程序不执行正常的功能操作,而只是通过某种通信方式
(如
USB、
USART)接收程序或数据,执行对第二部分代码的更新;第二个项目代码才是真正的功能代码。这两部分项目代码都同时烧录在
User Flash中,当芯片上电后,首先是第一个项目代码开始运行,它作如下操作:
1)检查是否需要对第二部分代码进行更新
2)如果不需要更新则转到
4)
3)执行更新操作
4)跳转到第二部分代码执行
第一部分代码必须通过其它手段,如
JTAG或
ISP烧入;第二部分代码可以使用第一部分代码
IAP功能烧入,也可以和第一部分代码一起烧入,以后需要程序更新时再通过第一部分
IAP代码更新。
我们将第一个项目代码称之为
Bootloader程序,第二个项目代码称之为
APP程序,他们存放在
STM32F4
FLASH的不同地址范围,一般从最低地址区开始存放
Bootloader,紧跟其后的就是
APP程序(注意,如果
FLASH容量足够,是可以设计很多
APP程序的,本章我们只讨论一个
APP程序的情况)。这样我们就是要实现
2个程序:
Bootloader和
APP。
STM32F4的
APP程序不仅可以放到
FLASH里面运行,也可以放到
SRAM里面运行,本章,我们将制作两个
APP,一个用于
FLASH运行,一个用于
SRAM运行。
我们先来看看
STM32F4正常的程序运行流程,如图
55.1.1所示:
图
55.1.1 STM32F4正常运行流程图
STM32F4的内部闪存(
FLASH)地址起始于
0x08000000,一般情况下,程序文件就从此地址开始写入。此外
STM32F4是基于
Cortex-M4内核的微控制器,其内部通过一张“中断向量表”来响应中断,程序启动后,将首先从“中断向量表”取出复位中断向量执行复位中断程序完成启动,而这张“中断向量表”的起始地址是
0x08000004,当中断来临,
STM32F4的内部硬件机制亦会自动将
PC指针定位到“中断向量表”处,并根据中断源取出对应的中断向量执行中断服务程序。
在图
55.1.1中,
STM32F4在复位后,先从
0X08000004地址取出复位中断向量的地址,并跳转到复位中断服务程序,如图标号①所示;在复位中断服务程序执行完之后,会跳转到我们的
main函数,如图标号②所示;而我们的
main函数一般都是一个死循环,在
main函数执行过程中,如果收到中断请求(发生重中断),此时
STM32F4强制将
PC指针指回中断向量表处,如图标号③所示;然后,根据中断源进入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如图标号④所示;在执行完中断服务程序以后,程序再次返回
main函数执行,如图标号⑤所示。
当加入
IAP程序之后,程序运行流程如图
55.1.2所示:
图
55.1.2 加入
IAP之后程序运行流程图
在图
55.1.2所示流程中,
STM32F4复位后,还是从
0X08000004地址取出复位中断向量的地址,并跳转到复位中断服务程序,在运行完复位中断服务程序之后跳转到
IAP的
main函数,如图标号①所示,此部分同图
55.1.1一样;在执行完
IAP以后(即将新的
APP代码写入
STM32F4的
FLASH,灰底部分。新程序的复位中断向量起始地址为
0X08000004+N+M),跳转至新写入程序的复位向量表,取出新程序的复位中断向量的地址,并跳转执行新程序的复位中断服务程序,随后跳转至新程序的
main函数,如图标号②和③所示,同样
main函数为一个死循环,并且注意到此时
STM32F4的
FLASH,在不同位置上,共有两个中断向量表。
在
main函数执行过程中,如果
CPU得到一个中断请求,
PC指针仍强制跳转到地址
0X08000004中断向量表处,而不是新程序的中断向量表,如图标号④所示;程序再根据我们设置的中断向量表偏移量,跳转到对应中断源新的中断服务程序中,如图标号⑤所示;在执行完中断服务程序后,程序返回
main函数继续运行,如图标号⑥所示。
通过以上两个过程的分析,我们知道
IAP程序必须满足两个要求:
1) 新程序必须在
IAP程序之后的某个偏移量为
x的地址开始;
2) 必须将新程序的中断向量表相应的移动,移动的偏移量为
x;
本章,我们有
2个
APP程序,一个为
FLASH的
APP,另外一个位
SRAM的
APP,图
55.1.2虽然是针对
FLASH APP来说的,但是在
SRAM里面运行的过程和
FLASH基本一致,只是需要设置向量表的地址为
SRAM的地址。
1.APP程序起始地址设置方法
随便打开一个之前的实例工程,点击
Options for Targetà
Target选项卡,如图
55.1.3所示:
图
55.1.3 FLASH APP Target选项卡设置
默认的条件下,图中
IROM1的起始地址(
Start)一般为
0X08000000,大小(
Size)为
0X100000,即从
0X08000000开始的
1024K空间为我们的程序存储区。而图中,我们设置起始地址(
Start)为
0X08010000,即偏移量为
0X10000(
64K字节),因而,留给
APP用的
FLASH空间(
Size)只有
0X100000-0X10000=0XF0000(
960K字节)大小了。设置好
Start和
Szie,就完成
APP程序的起始地址设置。
这里的
64K字节,需要大家根据
Bootloader程序大小进行选择,比如我们本章的
Bootloader程序为
36K左右,理论上我们只需要确保
APP起始地址在
Bootloader之后,并且偏移量为
0X200的倍数即可(相关知识,请参考:
http://www.openedv.com/posts/list/392.htm)。这里我们选择
64K(
0X10000)字节,留了一些余量,方便
Bootloader以后的升级修改。
这是针对
FLASH
APP的起始地址设置,如果是
SRAM APP,那么起始地址设置如图
55.1.4所示:
图
55.1.4 SRAM APP Target选项卡设置
这里我们将
IROM1的起始地址(
Start)定义为:
0X20001000,大小为
0X19000(
100K字节),即从地址
0X20000000偏移
0X1000开始,存放
APP代码。因为整个
STM32F407ZGT6的
SRAM大小(不算
CCM)为
128K字节,所以
IRAM1(
SRAM)的起始地址变为
0X2001A000,大小只有
0X6000(
24K字节)。这样,整个
STM32F407ZGT6的
SRAM(不含
CCM)分配情况为:最开始的
4K给
Bootloader程序使用,随后的
100K存放
APP程序,最后
24K,用作
APP程序的内存。这个分配关系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修改,不一定和我们这里的设置一模一样,不过也需要注意,保证偏移量为
0X200的倍数(我们这里为
0X1000)。
2.中断向量表的偏移量设置方法
之前我们讲解过,在系统启动的时候,会首先调用
SystemInit函数初始化时钟系统,同时
SystemInit还完成了中断向量表的设置,我们可以打开
SystemInit函数,看看函数体的结尾处有这样几行代码:
#ifdef
VECT_TAB_SRAM
SCB->VTOR = SRAM_BASE | VECT_TAB_OFFSET;
/* Vector Table Relocation in
Internal SRAM. */
#else
SCB->VTOR = FLASH_BASE | VECT_TAB_OFFSET;
/* Vector Table Relocation in Internal FLASH. */
#endif
从代码可以理解,
VTOR寄存器存放的是中断向量表的起始地址。默认的情况
VECT_TAB_SRAM是没有定义
,所以执行
SCB->VTOR = FLASH_BASE | VECT_TAB_OFFSET;
对于
FLASH APP,我们设置为
FLASH_BASE+偏移量
0x10000,所以我们可以在
SystemInit函数里面修改
SCB->VTOR的值。当然为了尽可能不修改系统级别文件,我们可以也可以在
FLASH
APP的
main函数最开头处添加如下代码实现中断向量表的起始地址的重设:
SCB->VTOR = FLASH_BASE | 0x10000;
以上是
FLASH APP的情况,当使用
SRAM APP的时候,我们设置起始地址为:
SRAM_BASE+0x1000,同样的方法,我们在
SRAM APP的
main函数最开始处,添加下面代码:
SCB->VTOR = SRAM_BASE | 0x1000;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中断向量表偏移量的设置。
通过以上两个步骤的设置,我们就可以生成
APP程序了,只要
APP程序的
FLASH和
SRAM大小不超过我们的设置即可。不过
MDK默认生成的文件是
.hex文件,并不方便我们用作
IAP更新,我们希望生成的文件是
.bin文件,这样可以方便进行
IAP升级(至于为什么,请大家自行百度
HEX和
BIN文件的区别!)。这里我们通过
MDK自带的格式转换工具
fromelf.exe,来实现
.axf文件到
.bin文件的转换。该工具在
MDK的安装目录
ARMBIN40文件夹里面。
fromelf.exe转换工具的语法格式为:
fromelf [options]
input_file。其中
options有很多选项可以设置,详细使用请参考光盘《
mdk如何生成
bin文件
.doc》
.
本章,我们通过在
MDK点击
Options for
Targetà
User选项卡,在
Run User Programs After Build/Rebuild 栏,勾选
Run #1,并写入:
D:MDK5.11AARMARMCCinfromelf.exe --bin -o ..
OBJTEST.bin ..OBJTEST.axf ,如图
55.1.5所示:
图
55.1.5 MDK生成
.bin文件设置方法
通过这一步设置,我们就可以在
MDK编译成功之后,调用
fromelf.exe(注意,我的
MDK是安装在
D:MDK5.11A文件夹下,如果你是安装在其他目录,请根据你自己的目录修改
fromelf.exe的路径),根据当前工程的
TEST.axf,生成一个
TEST.bin的文件。并存放在
axf文件相同的目录下,即工程的
OBJ文件夹里面。在得到
.bin文件之后,我们只需要将这个
bin文件传送给单片机,即可执行
IAP升级。
最后再来看看
APP程序的生成步骤:
1) 设置APP程序的起始地址和存储空间大小
对于在
FLASH里面运行的
APP程序,我们只需要设置
APP程序的起始地址,和存储空间大小即可。而对于在
SRAM里面运行的
APP程序,我们还需要设置
SRAM的起始地址和大小。无论哪种
APP程序,都需要确保
APP程序的大小和所占
SRAM大小不超过我们的设置范围。
2) 设置中断向量表偏移量
这一步按照上面讲解,重新设置
SCB->VTOR的值即可。
3) 设置编译后运行fromelf.exe,生成.bin文件.
通过在
User选项卡,设置编译后调用
fromelf.exe,根据
.axf文件生成
.bin文件,用于
IAP更新。
以上
3个步骤,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
.bin的
APP程序,通过
Bootlader程序即可实现更新。
55.2 硬件设计
本章实验(Bootloader部分)功能简介:开机的时候先显示提示信息,然后等待串口输入接收APP程序(无校验,一次性接收),在串口接收到APP程序之后,即可执行IAP。如果是SRAM APP,通过按下KEY0即可执行这个收到的SRAM APP程序。如果是FLASH APP,则需要先按下KEY_UP按键,将串口接收到的APP程序存放到STM32F4的FLASH,之后再按KEY2既可以执行这个FLASH APP程序。通过KEY1按键,可以手动清除串口接收到的APP程序。DS0用于指示程序运行状态。
本实验用到的资源如下:
1) 指示灯
DS0
2) 四个按键(
KEY0/KEY1/KEY2/KEY_UP)
3) 串口
4) TFTLCD模块
这些用到的硬件,我们在之前都已经介绍过,这里就不再介绍了。
55.3 软件设计
本章,我们总共需要
3个程序:
1,
Bootloader;
2,
FLASH APP;
3)
SRAM APP;其中,我们选择之前做过的
RTC实验(在第二十章介绍)来做为
FLASH APP程序(起始地址为
0X08010000),选择触摸屏实验(在第三十三章介绍)来做
SRAM APP程序(起始地址为
0X20001000)。
Bootloader则是通过
TFTLCD显示实验(在第十八章介绍)修改得来。本章,关于
SRAM APP和
FLASH APP的生成比较简单,我们就不细说,请大家结合光盘源码,以及
55.1节的介绍,自行理解。本章软件设计仅针对
Bootloader程序。
复制第十八章的工程(即实验
13),作为本章的工程模版(命名为:
IAP Bootloader V1.0),并复制第三十九章实验(
FLASH模拟
EEPROM实验)的
STMFLASH文件夹到本工程的
HARDWARE文件夹下,打开本实验工程,并将
STMFLASH文件夹内的
stmflash.c加入到
HARDWARE组下,同时将
STMFLASH加入头文件包含路径。
在
HARDWARE文件夹所在的文件夹下新建一个
IAP的文件夹,并在该文件夹下新建
iap.c和
iap.h两个文件。然后在工程里面新建一个
IAP的组,将
iap.c加入到该组下面。最后,将
IAP文件夹加入头文件包含路径。
打开
iap.c,输入如下代码:
iapfun jump2app;
u32 iapbuf[512];
//2K字节缓存
//appxaddr:应用程序的起始地址
//appbuf:应用程序
CODE.
//appsize:应用程序大小
(字节
).
void
iap_write_appbin(u32 appxaddr,u8 *appbuf,u32 appsize)
{
u32 t; u16 i=0; u32 temp;
u32 fwaddr=appxaddr;//当前写入的地址
u8 *dfu=appbuf;
for(t=0;t<appsize;t+=4)
{
temp=(u32)dfu[3]<<24;
temp|=(u32)dfu[2]<<16;
temp|=(u32)dfu[1]<<8;
temp|=(u32)dfu[0];
dfu+=4;//偏移
4个字节
iapbuf[i++]=temp;
if(i==512)
{
i=0;
STMFLASH_Write(fwaddr,iapbuf,512);
fwaddr+=2048;//偏移
2048 512*4=2048
}
}
if(i)STMFLASH_Write(fwaddr,iapbuf,i);//将最后的一些内容字节写进去
.
}
//跳转到应用程序段
//appxaddr:用户代码起始地址
.
void
iap_load_app(u32 appxaddr)
{
if(((*(vu32*)appxaddr)&0x2FFE0000)==0x20000000)//检查栈顶地址是否合法
.
{
jump2app=(iapfun)*(vu32*)(appxaddr+4);
//用户代码区第二个字为程序开始地址
(复位地址
)
MSR_MSP(*(vu32*)appxaddr);
//初始化
APP堆栈指针
(用户代码区的第一个字用于存放栈顶地址
)
jump2app(); //跳转到
APP.
}
}
该文件总共只有
2个函数,其中,
iap_write_appbin函数用于将存放在串口接收
buf里面的
APP程序写入到
FLASH。
iap_load_app函数,则用于跳转到
APP程序运行,其参数
appxaddr为
APP程序的起始地址,程序先判断栈顶地址是否合法,在得到合法的栈顶地址后,通过
MSR_MSP函数(该函数在
sys.c文件)设置栈顶地址,最后通过一个虚拟的函数(
jump2app)跳转到
APP程序执行代码,实现
IAPà
APP的跳转。
保存
iap.c,打开
iap.h输入如下代码:
#ifndef __IAP_H__
#define __IAP_H__
#include "sys.h"
typedef
void (*iapfun)(void); //定义一个函数类型的参数
.
#define FLASH_APP1_ADDR 0x08010000
//第一个应用程序起始地址
(存放在
FLASH)
//保留
0X08000000~0X0800FFFF的空间为
Bootloader使用
(共
64KB)
void iap_load_app(u32 appxaddr); //跳转到
APP程序执行
void iap_write_appbin(u32 appxaddr,u8 *appbuf,u32
applen);//在指定地址开始
,写入
bin
#endif
这部分代码比较简单,保存
iap.h。本章,我们是通过串口接收
APP程序的,我们将
usart.c和
usart.h做了稍微修改,在
usart.h中,我们定义
USART_REC_LEN为
120K字节,也就是串口最大一次可以接收
120K字节的数据,这也是本
Bootloader程序所能接收的最大
APP程序大小。然后新增一个
USART_RX_CNT的变量,用于记录接收到的文件大小,而
USART_RX_STA不再使用。在
usart.c里面,我们修改
USART1_IRQHandler部分代码如下:
//串口
1中断服务程序
//注意
,读取
USARTx->SR能避免莫名其妙的错误
u8 USART_RX_BUF[USART_REC_LEN] __attribute__
((at(0X20001000)));
//接收缓冲
,最大
USART_REC_LEN个字节
,起始地址为
0X20001000.
//接收状态
//bit15,
接收完成标志
bit14,
接收到
0x0d
//bit13~0,接收到的有效字节数目
u16 USART_RX_STA=0; //接收状态标记
u32 USART_RX_CNT=0; //接收的字节数
void USART1_IRQHandler(void)
{
u8
res;
#ifdef OS_CRITICAL_METHOD
//如果
OS_CRITICAL_METHOD定义了
,说明使用
ucosII了
.
OSIntEnter();
#endif
if(USART_GetITStatus(USART1,
USART_IT_RXNE) != RESET)
{
Res
=USART_ReceiveData(USART1);//(USART1->DR); //读取接收到的数据
if(USART_RX_CNT<USART_REC_LEN)
{
USART_RX_BUF[USART_RX_CNT]=Res;
USART_RX_CNT++;
}
} #ifdef
OS_CRITICAL_METHOD
//如果
OS_CRITICAL_METHOD定义了
,说明使用
ucosII了
.
OSIntExit();
#endif
}
这里,我们指定
USART_RX_BUF的地址是从
0X20001000开始,该地址也就是
SRAM APP程序的起始地址!然后在
USART1_IRQHandler函数里面,将串口发送过来的数据,全部接收到
USART_RX_BUF,并通过
USART_RX_CNT计数。代码比较简单,我们就不多说了。
改完
usart.c和
usart.h之后,我们在
main.c修改
main函数如下:
int main(void)
{
u8 t;
u8 key; u8 clearflag=0;
u16
oldcount=0; //老的串口接收数据值
u32
applenth=0; //接收到的
app代码长度
NVIC_PriorityGroupConfig(NVIC_PriorityGroup_2);//设置系统中断优先级分组
2
delay_init(168); //初始化延时函数
uart_init(460800); //初始化串口波特率为
115200
LED_Init(); //初始化
LED
LCD_Init(); //LCD初始化
KEY_Init(); //按键初始化
POINT_COLOR=RED;//设置字体为红 {MOD}
LCD_ShowString(30,50,200,16,16,"Explorer
STM32F4");
LCD_ShowString(30,70,200,16,16,"IAP
TEST");
LCD_ShowString(30,90,200,16,16,"ATOM@ALIENTEK");
LCD_ShowString(30,110,200,16,16,"2014/7/21");
LCD_ShowString(30,130,200,16,16,"KEY_UP:Copy
APP2FLASH");
LCD_ShowString(30,150,200,16,16,"KEY1:Erase
SRAM APP");
LCD_ShowString(30,170,200,16,16,"KEY0:Run
SRAM APP");
LCD_ShowString(30,190,200,16,16,"KEY2:Run
FLASH APP");
POINT_COLOR=BLUE;
//显示提示信息
POINT_COLOR=BLUE;//设置字体为蓝 {MOD}
while(1)
{
if(USART_RX_CNT)
{
if(oldcount==USART_RX_CNT)//新周期内
,没收到数据
,认为本次接收完成
.
{
applenth=USART_RX_CNT;
oldcount=0;
USART_RX_CNT=0;
printf("用户程序接收完成
!
");
printf("代码长度
:%dBytes
",applenth);
}else
oldcount=USART_RX_CNT;
}
t++;
delay_ms(10);
if(t==30)
{
LED0=!LED0; t=0;
if(clearflag)
{
clearflag--;
if(clearflag==0)LCD_Fill(30,210,240,210+16,WHITE);//清除显示
}
}
key=KEY_Scan(0);
if(key==WKUP_PRES) //WK_UP按键按下
{
if(applenth)
{
printf("开始更新固件
...
");
LCD_ShowString(30,210,200,16,16,"Copying
APP2FLASH...");
if(((*(vu32*)(0X20001000+4))&0xFF000000)==0x08000000)
//判断是否为
0X08XXXXXX.
{
iap_write_appbin(FLASH_APP1_ADDR,USART_RX_BUF,applenth);
//更新
FLASH代码
LCD_ShowString(30,210,200,16,16,"Copy
APP Successed!!");
printf("固件更新完成
!
");
}else
{
LCD_ShowString(30,210,200,16,16,"Illegal
FLASH APP! ");
printf("非
FLASH应用程序
!
");
}
}else
{
printf("没有可以更新的固件
!
");
LCD_ShowString(30,210,200,16,16,"No
APP!");
}
clearflag=7;//标志更新了显示
,并且设置
7*300ms后清除显示
}
if(key==KEY1_PRES) //KEY1按下
{
if(applenth)
{
printf("固件清除完成
!
");
LCD_ShowString(30,210,200,16,16,"APP
Erase Successed!");
applenth=0;
}else
{
printf("没有可以清除的固件
!
");
LCD_ShowString(30,210,200,16,16,"No
APP!");
}
clearflag=7;//标志更新了显示
,并且设置
7*300ms后清除显示
}
if(key==KEY2_PRES) //KEY2按下
{
printf("开始执行
FLASH用户代码
!!
");
if(((*(vu32*)(FLASH_APP1_ADDR+4))&0xFF000000)==0x08000000)
//判断是否为
0X08XXXXXX.
{
iap_load_app(FLASH_APP1_ADDR);//执行
FLASH APP代码
}else
{
printf("非
FLASH应用程序
,无法执行
!
");
LCD_ShowString(30,210,200,16,16,"Illegal
FLASH APP!");
}
clearflag=7;//标志更新了显示
,并且设置
7*300ms后清除显示
}
if(key==KEY0_PRES) //KEY0按下
{
printf("开始执行
SRAM用户代码
!!
");
if(((*(vu32*)(0X20001000+4))&0xFF000000)==0x20000000)
//判断是否为
0X20XXXXXX.
{
iap_load_app(0X20001000);//SRAM地址
}else
{
printf("非
SRAM应用程序
,无法执行
!
");
LCD_ShowString(30,210,200,16,16,"Illegal
SRAM APP!");
}
clearflag=7;//标志更新了显示
,并且设置
7*300ms后清除显示
}
}
}
该段代码,实现了串口数据处理,以及
IAP更新和跳转等各项操作。
Bootloader程序就设计完成了,但是一般要求
bootloader程序越小越好(给
APP省空间嘛),实际应用时,可以尽量精简代码来得到最小的
IAP。本章例程我们仅作演示用,所以不对代码做任何精简,最后得到工程截图如图
55.3.1所示:
图
55.3.1 Bootloader 工程截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
Bootloader大小为
36K左右,比较大,主要原因是液晶驱动和
printf占用了比较多的
flash,如果大家想删减代码,可以去掉不用的
LCD部分代码和
printf等,不过我们在本章为了演示效果,所以保留了这些代码。至此,本实验的软件设计部分结束。
FLASH APP和
SRAM APP两部分代码,根据
55.1节的介绍,大家自行修改都比较简单,我们这里就不介绍了,不过要提醒大家:
FLASH APP的起始地址必须是
0X08010000,而
SRAM APP的起始地址必须是
0X20001000。
55.4 下载验证
在代码编译成功之后,我们下载代码到
ALIENTEK探索者
STM32F4开发板上,得到,如图
55.4.1所示:
图
55.4.1 IAP程序界面
此时,我们可以通过串口,发送
FLASH APP或者
SRAM APP到探索者
STM32F4开发板,如图
55.4.2所示:
图
55.4.2 串口发送
APP程序界面
首先找到开发板
USB转串口的串口号,打开串口(我电脑是
COM3),然后设置波特率为
460800(图中标号
1所示),然后,点击打开文件按钮(如图标号
2所示),找到
APP程序生成的
.bin文件(注意:文件类型得选择所有文件!!默认是只打开
txt文件的),最后点击发送文件(图中标号
3所示),将
.bin文件发送给探索者
STM32F4开发板,发送完成后,
XCOM会提示文件发送完毕。
开发板在收到
APP程序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
KEY0/KEY2运行这个
APP程序了(如果是
FLASH APP,则先需要通过
KEY_UP将其存入对应
FLASH区域)。
实验详细手册和源码下载地址:http://www.openedv.com/posts/list/41586.htm
正点原子探索者STM32F407开发板购买地址: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41855882779
---------------------------------
终于找到原因了,我用的是摄像头实验,由于实验板上没有摄像头,所以显示屏上显示的还是Bootloader 的图像,但是实际上程序已经运行了,只是在显示屏上看不到执行效果!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