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北京时间12点整……”广播传来熟悉的报时声,有的人会在此时校对下自己的时间,然而北京时间从哪里来?或许很多人不知道,4月1日,前沿新闻记者来到位于陕西省蒲城县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在这里终于找到了“北京时间”出发的地方。
国家授时中心
北京时间从“基准实验室”出发
我国的“北京时间”是怎么来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前沿新闻记者:“其实,它的计算就是将“协调世界时”加上8小时时区。”
目前,世界上有两种计量时间的系统,一种是基于地球自转得出的‘世界时’,另一种则是基于原子振荡周期确定的“原子时”。由于两种时间尺度对秒的测量方法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时间系统之间就会出现差异,所以有了“协调世界时”的概念。
而北京时间就是源自这个“协调世界时”计算而来。“协调世界时”的计算则将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计算出的数据与世界其他几个守时中心计算的数据进行的汇总换算。因此,在时间世界时间上,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也扮演者重要的角 {MOD}。
GPS授时研究中心
北斗/BeiDou时间研究与联合守时实验室
“时间基准实验室”是国家授时中心的核心区域,实验室分为了不同的机房,两套大型原子钟机房一直保持着工作状态。而这里就是“北京时间”出发的地方。每天根据原子钟的数据计算出时间,并将原始数据和计算后的数据上传给国际时间局,用来计算国际标准时间。
守卫着“北京时间”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承担着我国标准时间的产生、保持和发播任务。上世纪60年代中期,国家从战略需要考虑,决定在我国内陆腹地建设一个完整的专用授时台。于是,“1966年,国家科委批准中科院在陕西关中建设西北授时台作为战备授时台,后改称‘西北天文台’、‘陕西天文台。2001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陕西天文台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就这样,国家授时中心成了我国唯一的专门从事时间频率科学和技术研究的科研机构,同时开展着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承担着我国标准时间的产生、保持和发播任务。这里的长短波授时系统,同样也成了国家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程和社会公益设施。
2015年3月30日,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国家授时中心按照工程大总体的要求,对该星完成了大纲规定的所有测试项目。各项测试结果符合或优于预测结果,它们是卫星交付的重要依据。
40多年来,国家授时中心获得重大科技成果奖150余项。先后建成BPM短波授时系统、BPL长波授时系统、BPC低频时码系统、电话、可信时间认证服务、数字电视和网络授时系统,逐步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手段、多层次的国家授时服务体系,为国家武器试验、空间技术、测绘、地震、交通、通信、气象、地质等诸多行业和部门提供着可靠的高精度授时服务,圆满完成了国家历次星箭发射中的授时保障任务。
内容来源于http://www.htgnss.com/news/1407-cn.html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欢迎吐槽,交流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