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7 09:38发布
qwqwqw2088 发表于 2017-8-15 22:33 无用空间太多,走线直角太多 完全可以单面板设计
一念了了 发表于 2017-8-17 11:10 U1和C1之间连线没必要绕一下。 U1和C10、C8之间连线太长了,将C10靠近8脚。 C11与15脚的连接也是一样,那 ...
萤火 发表于 2017-8-16 11:43 您好,您看这是我修改过的。请您给点意见,谢谢。左图是没铺铜的,右图铺了地
最多设置5个标签!
谢谢您,楼上有我修改后的图,希望您能再给点意见,谢谢您。这是学习用的,空间大小可以不用太在意吧,嘿嘿i
U1和C10、C8之间连线太长了,将C10靠近8脚。
C11与15脚的连接也是一样,那个过孔没必要。
C13和C14也一样,靠近6脚。这样J4与U1之间的连线也不需要走底层。
C15转个方向走线更顺。
U2和C17走线有锐角。
C4过孔距离那根垂直走线太近了。
R5-R9与J3走线靠的太近了。
电源布局和布线时都有点问题,一定要考虑电流流向,原则上要先经过电容再到IC的电源引脚。+15V走线最好和-15V类似,电源线从电容脚上引出。还有图中的C17、C7、C12布局不合适,虽然这块板上距离很短前面还有磁珠电容,原则上还是应该放到U2之前。U2与U3走线中间那个C18必须转个方向。
底层走线,不要靠太近,U1的2、3、4引脚出线是两种不同信号,2、3脚靠近一点还好理解,4脚的走线应该离远一点。而且适当分开后,底层铺铜不会被大面积的隔断,铺铜效果会比较好。
版本号是一个编号,后面再设计时方便区分,如果没有具体要求,你可以打上一个日期的丝印。
非常感谢您的回复,谢谢您
同样的器件,你能把面积缩小到多少?等把布局区域缩小了,你再看看走线,就发现两者难度差异很大。
另外,DGND 与AGND,还是要分开覆铜比较好,最简单的方法是加几个0Ω电阻,把两个地接在一起。
为什么把J3放上边啊,绕一大圈,放左边不更好吗
一周热门 更多>